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超大城市”蓄势待发 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

2017-09-09 01:19:35    参考消息  参与评论()人

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经济已经迅猛增长了大约40年,但还有一个强劲的增长源尚未彻底发挥作用:城市化。如今,超大城市作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增加人民福祉引擎的实力终于赢得应有的关注。

据俄罗斯电视台新闻频道网站9月7日报道,在过去十年里,中国致力于从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增长模式,向在高生产率基础上创造高附加值的创新模式转变,城市化对促成上述飞跃具有决定性意义。但中国目前虽然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只有半数民众住在城市,不到10%的民众定居在超大城市,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依旧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料图:上海。新华社记者张明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日前指出,在过去25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大城市在资本积累、吸引外商投资和培养本土企业家精神上并无压倒性的优势,反而那些中小城市借势而为,一举崛起,成为制造业的中心。

报道称,上世纪90年代,昆山一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在广东省,类似昆山这样的小城市,比如东莞、惠州、中山、顺德,也在中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即便这些小城市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人们还是应该认识到,超大城市才是未来中国最具增长潜能的地方。中国眼下有4个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但这种城市的数量与中国的经济和人口规模显得不成比例。没有充分理由认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潜能和可容纳人口数量已经接近临界值,此外,中国还有多个蓬勃发展的二线城市,如成都、天津、杭州、武汉、苏州等,只要给它们机会,它们就能发展成一线城市。

报道称,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城市的潜力,中国需要彻底放弃限制城市土地开发的配额管理制度。这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制度不仅严格限制了城市可开发的土地数量,而且把过多的建设用地用于建造厂房。对土地开发数量的控制无疑加速了中国一线城市地价和房价的上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