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金砖新未来—解说(7)
金砖国家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合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显现了光明的未来前景。在全球发展的新形势下,金砖国家合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创新和深化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必然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各成员国人民带来福祉,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进程。
■蓝庆新
今年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1周年,11年来,金砖国家合作顺应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大势,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7%,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会议为支撑,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机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经过11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然而,金砖国家的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经贸领域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金砖国家在国际经贸、国际金融、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还不能与自身地位相匹配,金砖国家各国国际发展战略尚未有效打通,存在矛盾与博弈,国际上“唱衰金砖合作”的杂音不断。面对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金砖国家应如何深化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推向更高的水平,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应充分认识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创新和深化的重大意义,坚定合作信心。金砖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在国际事务和各种国际议题中加强协同配合,发出共同声音,有助于维护共同经贸利益,提升国际话语权。要充分认识到金砖国家合作对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乃至金砖各国发展的意义,坚定合作信心。目前,金砖国家合作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典范,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设,金砖国家正经历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向引领者的转变,金砖国家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应对全球发展中的各种挑战贡献更多智慧。金砖国家在全球重大问题以及热点问题上的协调沟通,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对遏制“逆全球化”潮流,应对全球复苏乏力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发展中国家大国,金砖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大国优势,深化和创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可以维护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改革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治理的局面,不仅能为自身发展营造有利环境,也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走出“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全球治理新思路。
第二,加强金砖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机制建设。经过多年发展,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各自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仍与自身经济地位不相适应,需要在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方面有所创新。金砖国家间可以在现有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基础上,重视开发性金融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中的作用,加强双边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加强与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特别是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共同合作,研究和推动具体项目落地,促进金砖国家间开发性金融体系建设。签署扩大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更多地采用本国货币完成双边贸易结算,规避采用第三方货币带来的额外汇率风险,通过应急储备安排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等方式构筑金融安全网,在成员国面临短期国际收支压力时提供国际流动性支持,增进金砖国家的外部金融稳定。
第三,推动金砖国家相互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协调机制建设。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地位不断提升以及自身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发展状况,其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份额也在不断上升。俄罗斯、巴西、南非构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供给方,中国和印度则构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方,并且金砖国家目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其在世界大宗商品交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金砖五国在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上的定价权方面却显得与其供需地位严重不匹配,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的价格。近十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波动加剧”的运行态势,金砖国家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对其宏观经济稳定以及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改进金砖国家间大宗商品贸易的定价机制有助于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和冲击,同时也是对现有的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重要补充。金砖国家可以通过采用本币结算,避免美元定价结算中由于美元波动带来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签订大宗商品交易的长期合同来锁定远期价格;设立国际大宗商品储备基金,构建对话协调机制、缓冲存货机制、平准约束机制和共同干预机制来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尝试构建金砖国家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探讨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的贸易和金融新模式,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合作机制创新,来改变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局面,提升金砖国家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领域的影响力。
第四,深化金砖国家经贸产业合作机制。尽管金砖国家在经贸产业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仍存在创新空间。金砖国家可以通过签订双边、多边贸易和投资协议,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等方式深化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金砖国家间统一贸易标准建设,进一步促进各自优势产业的发展。金砖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在制定技术标准、产业标准方面加强合作,在国家产业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金砖国家各有优势产业,可以通过合作建设产业示范园区等方式交流产业发展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深化在数字经济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建设,加强金砖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的沟通协调。
第五,打造“金砖国家智库共同体”,实现金砖国家智库合作机制化、常态化。智库建设是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虽然各自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但都面临一些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怎样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合作、如何处理城镇化过程中伴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都要求金砖国家深入研究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金砖国家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也值得总结,相互学习、借鉴,以便针对各自的国情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各国研究机构的智力贡献,伴随着金砖国家合作的不断发展,相关智库建设也不断推进,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增加,但是智库的常态化机制建设仍有待创新并加强。应致力于打造“金砖国家智库共同体”,实现金砖国家智库合作机制化、常态化。设立金砖国家智库研究基金,轮流定期召开智库论坛、定期出版智库报告、促进金砖国家学者互访交流常规渠道便利化。在金砖国家智库共同体基础上打造金砖国家研究院,有针对性地研究世界及金砖国家合作、金砖国家自身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紧迫问题。
第六,探索开放的合作模式,扩大金砖国家朋友圈。任何一个国际合作机制都是个开放的平台,金砖国家也是如此,封闭的合作机制必然导致衰落。因此,金砖国家必须不断开放发展,扩大合作范围,保持活力,注重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相结合,把金砖经验推广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层面。要不断创新和探索“金砖+”的拓展模式,扩大金砖国家的朋友圈,与发展中国家建立更为广泛的伙伴关系;启动金砖国家扩容机制建设,设立扩容标准,吸纳世界上有经济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的大国进入,增大金砖国家合作的国际力量。在扩容问题上,金砖国家是存在先例的,从最早的中、俄、印、巴金砖四国到吸纳南非而成为金砖五国,直接增强了金砖国家合作力量,今后的扩容也是如此,金砖国家也应该加强沟通、协商一致,从着眼于金砖国家合作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提升入手,拓展金砖合作平台,开创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共赢”的开放发展局面。
第七,充分链接和协调金砖各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打造以金砖国家合作为核心的国际价值链双环流体系。近年来,金砖国家在国际层面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倡议和战略,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的“季风行动”、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和巴西的“蓝色经济”等,这些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倡议与计划存在着重要的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但如果不能有效衔接,必然产生竞争与矛盾。因此,金砖国家应加强各种国际发展战略对接,尤其是加大“一带一路”倡议与金砖各国国际发展战略的对接,通过务实的合作寻找利益契合点,充分发挥发展各自国际发展战略的聚合效应。金砖国家应加强国际发展战略的协商合作机制建设,致力于金砖国家间国际价值链的打造,并以各自国际发展战略合作为基础,不断拓展价值链条,一方面链接发达国家经济体的价值链,承接其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凭借自身中等水平、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产业优势和技术标准,加大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能国际合作,实现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的互利共赢,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将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单环流,演化为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环流体系。构造金砖国家全球价值链体系,成为连接发达国家和欠发达亚非拉国家的关键节点和枢纽。
实践证明,金砖国家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合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显现了光明的未来前景。在全球发展的新形势下,金砖国家合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创新和深化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必然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各成员国人民带来福祉,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进程。
(蓝庆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