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外媒:沙特足球队拒绝向伦敦恐袭遇害者致哀

2017-06-10 00:32:30    海外网  参与评论()人

摘要:当地时间6月3日,英国伦敦发生恐袭事件,一辆小巴撞入路人人群,随后从车上出来的极端分子持刀砍人,导致8人丧生,而沙特阿拉伯国家足球队的队员们日前在与澳大利亚队进行世界杯预选赛前拒绝向恐袭中遇害者致哀。

1.jpg

海外网6月9日电 当地时间6月3日,英国伦敦发生恐袭事件,一辆小巴撞入路人人群,随后从车上出来的极端分子持刀砍人,导致8人丧生,而沙特阿拉伯国家足球队的队员们日前在与澳大利亚队进行世界杯预选赛前拒绝向恐袭中遇害者致哀。

2.jpg

据俄罗斯卫星网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此事发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体育场。在宣布默哀一分钟后,沙特阿拉伯的队员们继续在场中走来走去,而不是像澳大利亚队的队员们一样列队默哀。与此同时,在替补席上的球员和教练也拒绝对死者默哀。

当天的比赛以3:2的比分结束,澳大利亚队获胜。

沙特男足拒为伦敦恐袭遇难者默哀专家解读其中隐情

当地时间8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前,沙特阿拉伯男足的无礼举动招来骂声一片——他们拒绝在赛前向伦敦恐袭遇难者默哀致敬。对于这起事件,澳大利亚学者做出了宗教方面的解读。

比赛开始前,球场一侧的澳大利亚的球员手臂相连,站成一排,向伦敦恐袭遇难者默哀致敬一分钟,这起悲剧的遇难者中就包括两名澳大利亚人。而另一侧的沙特足球队员却若无其事地热身。赛后,沙特男足迅速被冠以“不敬逝者”和“极度讨厌”等诸如此类的标签。

事发后不久,沙特足球官员发表声明对此事件表示了道歉,并强调沙特球员没有对逝者不敬的意思。道歉声明中说:“沙特阿拉伯足协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遗憾和歉意。”

类似的事件此前也有先例。在2015年土耳其主场对阵希腊的国际足联友谊赛中,土耳其球员在赛前向巴黎恐袭死难者致以哀悼。但看台上的球迷却并没保持肃静,而是大声聒噪。赛后土耳其方面表示,球迷并非对死难者不敬,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呼喊反恐口号。不过,土耳其时任主帅表示,这对于国家形象是极大的破坏。

一位澳大利亚专家道出了其中鲜为人知的文化禁忌。天主教大学的约书亚·罗斯博士(Dr Joshua Roose)接受《澳大利亚新闻网》采访时道出了事件不为人知的一面。沙特阿拉伯人信奉的伊斯兰教属于比较保守的瓦哈比教派,这一教派认为生死乃天命,不需要仪式化的附庸。他们认为对于生死的仪式化祭奠和尊崇是“先知们”后来的“创新的做法。”,这与其原教旨不符。

瓦哈比教派的清规戒律极为严苛,根据该教派的戒律,以仪式尊崇或祭奠逝者是不被允许的。即便在朝圣之地麦加古城,沙特人同样肆无忌惮的用推土机把圣贤墓冢夷为平地,他们甚至在此基础上重建了一座新城。

“沙特人反对祖先祭祀。”罗斯博士说:“如果你去麦加,你能看到的只有一处破旧丑陋的钟塔,沙特人在这里修建新城就是因为这里曾是他们祖先的家,他们不想人们到此地祭祀祖先,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和真正的伊斯兰教义不相干。”

罗斯博士推测,比赛前沙特足协或许没有收到明确的指示,球员们是担心违反本国宗教事务部的规定,因此才没有向恐袭遇难者默哀。但值得注意的是,赛前的默哀活动并非由球员自发组织,而是向亚足联官方报备过,也提前告知了沙特男足方面。不过沙特男足直接表示他们不会参与这样的活动。

沙特国内的俱乐部球队在过去的比赛中曾有过向死难者默哀致敬的先例,2016年,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上就是如此。世界杯资格赛因其重要性和收视率更具政治象征意义,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在收看这一比赛,此次沙特男足的行为略显不妥。

“沙特球员们需要在这样的时刻恪守瓦哈比教派的信条。这件事原本可以处理的更好,但现在沙特球员给全世界留下了粗鲁和对逝者不敬的坏印象。对于任何冲突,人们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但如果我们对瓦哈比教派,对伊斯兰教有一些简单的,整体性的认识,我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这一事件。”罗斯说。

“瓦哈比教义中的某些内容确实颇具争议,这些教义也、导致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有一点不能混淆,原教旨主义穆斯林和极端主义穆斯林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责任编辑:任冲 CN062、李东舰 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