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警方已逮捕26人,其中包括马来退伍军人协会主席莫哈末阿里。这位行事高调的退伍军人,被指不断在网上贴文煽动种族情绪,还造谣说“华人用巴冷刀攻击马来人”。他自称是巫统党员。当晚还一度出现在刘蝶广场外发表极端言论。其发言过程也被人用手机拍摄,并上传至社交网络。
虽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给这场骚乱的始作俑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不可否认,至今挥之不去的“马来人至上”的阴影,则是让谣言得以迅速发酵的温床。
马来西亚人口约为2800万,其中主体民族马来人比例为50%左右,他们与占人口比例大约11%的少数民族原住民一起构成了马来语中的“土地之子”。而当地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的近1/4,另有约7%左右的人口为印度裔,主要是泰米尔人。于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构成了马来西亚三大种族。
2015年7月,一场由偷手机事件引发的大规模暴力冲突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引起广泛关注,涉事双方是华裔与巫裔人群。英国广播公司称,小犯罪导致大麻烦,暴露了该国种族关系紧张的现状。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源自早期的马来民族主义。原本是反殖民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马来民族主义,在英国人赋予马来人特权等措施的引导下,出现了对非马来人的排斥。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当地华人和印度人被赋予公民权时,就引来一些马来人的不满。他们认为,平等赋予所有人权利,会损害马来人的特权。
显然,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马来人至上”是一种狭隘的种族主义理念。它认为华人和印度人是外来移民,承蒙了马来人的恩惠。后来这一理念常常被一些政客利用,他们不断强化:只有马来人是这块土地之子,理应拥有特殊权利。
在新马合并时期,已故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就曾公开反对“马来人至上”观念,他提出,“马来西亚人”是包括华人在内所有种族。但遗憾的是,李光耀无法击败狭隘的马来种族主义者,相反他领导的新加坡,1965年被马来西亚政府赶出了联邦。4年后,马来西亚发生种族流血冲突“五一三”事件,其受害者多为当地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