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下一张
原来胎心介入治疗不是越早越好,省医心脏母胎医学科主任潘微指出,国际上200例中最小的有22周做的,最大的有32周才做。如果胎心问题严重会尽早,但总体而言要选择最合适的“窗口期”。比如此例,26周到院,28周手术,万一手术穿刺引发胎儿早产,现医学条件下早产儿可存活了。再晚点做,右心室发育追回来就难了。为何不等婴儿出生后再做治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主委、省医院长庄建说,此例手术指征就是右心室发育不良,如果不干预,可能出生的将是一个接近单左心室的宝宝。目前单心室出生宝宝不少,有另一心室不发育的,也有先天单腔的,出生后可干预,但一般20岁后能存活的极少,毕竟心功能受损严重。因此,产前诊断单心室一般建议中止妊娠,而心室发育不良,像本例,则预留了4周宫内后续发育,治疗后可发育成健康双心室,相当于根治。省医心儿科主任张智伟直言,为了此项胎儿宫内治疗,省医团队已经做了五六年的准备,动物试验非常成功,全团队磨合了一年多。做起来碰到最大的挑战是胎儿体位定位,胎儿一直在动,第二次手术在潘微主任团队与谢女士努力调整近2小时才获得合适体位,实际治疗时间不过20分钟。而与国际病例相比,这一国内首例难点还在于右心室、肺动脉瓣穿刺。张智伟说,欧美人群左心室发育不良、主动脉瓣狭塞占病例七成多,其他两成多是右心室和肺动脉瓣问题;亚洲人群则最多见后者。后者的穿刺更难,路径更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