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奏响迈向小康社会的“协奏曲”(6)

2016-02-24 20:55:44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均衡、互动、同步和兼容,无不体现出“协调”二字的深刻内涵。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把有利于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军民融合,有效转化为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的利益驱动,进而实现参与各方利益的共赢。

军民融合中,像打电话用的手机、办公用的电脑甚至导航用的电子地图,最初都是清一色的军方用品,又都通过军转民的方式,惠及大众。高精尖武器装备在服务各国军队、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湖北武汉光谷某高科技公司得知我军某部投资数千万元立项研制某防空系统,但受人才和技术限制,科研遇到巨大难题。该公司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组织科研团队成功完成该系统的研制和定型工作,有效提高了战机在实战中的生存能力和空域对抗能力,令部队领导啧啧称赞,还为公司“赚”回了红外探测军事领域的“金字招牌”。2014年,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总产值1331.15亿元,同比增长12.02%,高于全省GDP增幅。

重点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更是关键抓手。我国的“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产生了重大效应。

协调:奏响迈向小康社会的“协奏曲”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产生了重大效应。

“我国的国防领域聚集了我国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和高精尖行业,如航天航空、通信卫星等。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在不影响国防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军转民’,一定会提升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的科技含量,进而增加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胡玉玮说,但是,在“军转民”过程中要合理考虑研发风险、成本的分担机制,从而保证转化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我国在航空动力、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和基础软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瓶颈,存在一些隐患。在姜鲁鸣看来,只有彻底打破军民分割和军工经济封闭发展的状态,既充分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优势,又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民间和社会,才能充分收获军民协同创新的战略红利,我们的富国强军基础才能牢牢立于世界先进技术之巅。

握拳才能聚力,聚沙方能成塔。

推进一项事业,需要协调;成就一番伟业,更需要协调。在“十三五”新航程启程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待冲刺,中国迎来实现复兴梦想的关键节点的时刻,分清“轻重缓急”,“详略得当”,像弹钢琴那样,重音、轻音交相辉映,长音、短音相得益彰,才能弹奏出和谐的乐章。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