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炼成科技创新第一“村”

2019-04-18 09:03:59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村落和农田早成追忆,电子一条街也不再喧嚣。站在中关村“口字形”人行天桥眺望,北四环的滚滚车流奔腾不息,就如同中关村70年来永不停歇的创新脚步。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回望70年,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数不清的“第一”让中关村一直勇立潮头,引领着中国科技创新发展。70年巨变,不断被重新定义的“中关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科技创新第一“村”。

强国之梦

“村里人”向科学进军

中关村,曾是北京西北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研究所的进驻而被深刻改变。

圆明园附近;西郊公园附近;京绥铁路以西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北边的土地;西郊公园以南阜成门外法国教堂以北的土地……1950年8月24日,中科院院务汇报会提出可能作为新院址的地方,共有4处。钱三强去清华大学请两位建筑专家,会同物理学家陆学善到这些地方踏勘,几经比较,决定以中关村一带为新址。次年2月3日,中科院决定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在中关村建楼,当年年底即开工。

1953年,中关村科学城第一栋建筑——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落成,也叫“原子能楼”。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学家樊洪业认为,这里是中关村科学城的历史源头。这栋五层的灰色老楼,为研制原子弹奠定了早期的科学基础,被称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朱光亚和陈芳允等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从这里走出。

周围相继建起来的是,地球物理所、化学所、力学所、计算所、电子所、自动化所。一批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在中关村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