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我有一些生物安全的经验,尽量多做工作,希望多救治患者,希望同事们战“疫”结束后都能健康平安。”这是王慧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8年一线战斗练就敏锐嗅觉
王慧珠是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组的组长,从事微生物安全工作18年了。
经历过SARS、禽流感、鼠疫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王慧珠和科室同事在进行传染病检测时早已做到“防护意识深入人心,日常工作防护到位,生物安全浸透细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北京还没有病例出现,但王慧珠凭着多年从事生物安全工作的经验,敏锐地感觉到事态严重。
1月初,王慧珠就开始为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做检测准备工作。她带领安全组建立初步的应急预案,与科室评估讨论启动P2+实验室的可行性以及启动之后的安排。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P2+实验室是在P2实验室基础上采取负压方式的实验室,可以满足新冠肺炎病毒检测需要。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除了要进行核酸检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常规检测。为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王慧珠与检验科人员一起把常规检测的仪器搬到P2+实验室,对仪器进行调试并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S)的连接,还请医院感染管理科专家到P2+实验室现场查看,探讨检测流程。
有一天因雪天路滑,王慧珠在上班路上不小心崴伤了脚。那段时间,她一瘸一拐地出入实验室,拖着红肿的脚带领实验人员现场确认进出2+实验室流程,确定标本转运路线、如何穿脱防护用品、废弃物的处理等细节。
紧急启动P2+,她率先进入
1月18日,王慧珠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举办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培训。参考科室之前的MERS风险评估,当天晚上她就根据《指南》要求制定了新冠检测流程。接下来,她又连续两天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人人掌握。
1月20日早上7点20分左右,一名疑似患者的血常规标本来了,她和同事一起进入P2+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她发现LIS传输存在问题,便立即与信息中心联系要求对P2+实验室的仪器进行进一步的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当晚下班回家的路上,王慧珠突然接到通知,当晚有新冠肺炎患者转入地坛医院,需要紧急启动P2+实验室,准备为入院的新冠感染者做检测。她立刻回到医院,与团队成员一起进入P2+实验室,为检测做准备工作。这一晚,他们为患者进行了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等三十余项检测。
生物安全浸透细节
生物安全事无巨细,每个环节背后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转运标本怎么送、由谁送、送到哪里、由谁接收,接收后怎样送到检测实验室,医疗废弃物的袋口怎样系,实验室如何终末消毒……
经过王慧珠的培训,同事们心里有了底,开始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可王慧珠还是不放心,她随时检查,发现问题便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环境是大家创造的,一个人一步做不到位都会造成实验环境污染。
地坛医院门诊大厅(视频截图)
王慧珠还带领安全组编辑了《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处置流程》《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朝阳CDC标本传送流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流程(原门急诊)》《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预案》等,为疫情防控检测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检验人为临床救治在努力
由于P2+实验室条件所限,有的检测项目无法开展,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开展更多的检测项目,为临床救治提供全方位的数据,王慧珠跟科室主任及核心组成员一起探讨,想到了隔离出微负压独立实验区改造门急诊化验室的办法。随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基建部门人员齐心合力,用2天时间就将门急诊化验室改造成了新冠实验室。
2月2日,改造后的新冠实验室开始接收标本检测,检测范围扩大到了包括肝功、肾功、心肌酶谱、PCT、凝血六项、血沉、淋巴细胞亚群检在内的80余项检测,极大满足了新冠肺炎患者诊疗需求。
随着工作的开展,王慧珠又协助主任王雅杰撰写了外检请示函,并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全方位沟通,敲定了标本培养工作,在全市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为有像王慧珠这样严谨、无私的检验人,地坛医院新冠肺炎检验工作才可以及时满足临床救治的需求。每个患者成功救治的背后,都有他们辛勤忙碌的身影。
17年前,非典疫情暴发,北京佑安医院护士长郭会敏请战进入一线。17年后,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郭会敏又一次请战,请战理由很简单,“让我上,我有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报名”“我参战”成为最动人有力的话语。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兵接受抽调,他临危受命,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