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中国梦365个故事 > 正文

中国梦·践行者|引3间诺奖实验室落户深圳 徐扬生:大学是城市灵魂

2018-08-22 10:33:08  深圳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梦·践行者|引3间诺奖实验室落户深圳 徐扬生:大学是城市灵魂

学生在春日的校园里

从香港到深圳“学生第一位”原则不改变

办学四年能有这样的成绩,作为深圳高等教育探索境内外合作办学先行者,徐扬生坦言,这条路走地并不容易,“引进外面的学校,水土到底怎么样?能不能接地气?国内社会、中学、学生是否了解认同?办学就像生小孩,生出来以后退不回去,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像办公司,不成功就把它关了,学校是关不了的。”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七七届”学生,徐扬生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并在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担任机器人研究所研究员。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徐扬生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并于2011年出任该校副校长一职。

“香港中文大学要在深圳办校,这对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所学校的校长要对国际上的大学比较了解,同时应该对中国的社会比较了解,要有一个‘中国心’在里面,要真正热爱教育。我想我还是有这方面的条件,并且我也有义务来做这件事。”徐扬生说,他们这代人有很多经历,吃过很多苦,又在国外生活工作许多年,无论在学术还是在经济上都挺不错,现在只是想凭自己的教育经验,对国家和社会尽点责任。

顶着压力,徐扬生将通识教育从香港带到深圳,他说,“我们要培养的不光是专才,而是同时具有传统文化、有道德的人。因为不管以后学生要做医生,做程序员,做银行家也好,首先他必须是一个‘人’。在我们学校,学生永远第一位,教师第二位,校长排第三。”

中国梦·践行者|引3间诺奖实验室落户深圳 徐扬生:大学是城市灵魂

港中大(深圳)2017年综合评价测试深圳考点现场

为炼“好钢”跑遍全国各地73所中学

“你去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可以这么想,就像去一个房间,房间是黑的,你拉开灯,房间就亮了。你不用知道电线是怎么装的,你要做的事只是去拉灯,别的事情都不用去想。”在徐扬生下乡前,一位老先生对他说了这一番话,他说这对他影响很大,“每临挑战时我都会想到这句话,心里就踏实了。不要想太多得失成败,不问收获,但事耕耘。”

带着这样的决心,徐扬生在新的“沃土”中坚持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也将新的元素融入到教育当中,对学子的培养理念,他十二字以概之:学贯中西,古今通汇,文理融合。

“我觉得香港中文大学是一颗种子,真正要在这里落地生根的话,深圳这个‘土壤’很重要。要在这里开花结果,种子要好,土壤也要好,这两条是必须具备的。”徐扬生认为,境内外合作办学最大的难度主要是有不同的文化冲突在里面,比如说地域的文化差异,国际的氛围,甚至不同大学之际对比起来也是不一样。

有了好的“种子”、‘土壤’,如何营造合适的环境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呢?徐扬生认为要了解国内考生的培养环境,“因为大学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炼钢厂’,你要办好‘炼钢厂’的话,‘钢’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要清楚。”

为此,每到招生季,他就“变身”成学校宣讲团的“主力”之一,深入到不同省份的中学,与学校、学生近距离交流,每天一个城市的节奏也是习以为常。带着一丝自豪的神情,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我走访了73所中学,我知道每所中学是怎么培养人的,等这些学生进入大学,我也清楚应该如果对这些学生负责。”

中国梦·践行者|引3间诺奖实验室落户深圳 徐扬生:大学是城市灵魂

港中大(深圳)杰出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在2017入学典礼上做主题演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