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疫科普|心理篇】希望本身,就是一味良药
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问题”取向的研究偏好。以焦虑、抑郁、恐惧为主题的研究要远远多于以希望、信心、爱这样主题的研究。这其实无可厚非,研究者往往就是以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
这样说,好像有些抽象。如果有人参与过新冠疫情期间心理方面的调查,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现。你做的大多数题目,可能是这种画风:“请用0到5的数字来评估一下你的压力程度?”、“你今天感到恐慌吗?”、“关于这次新冠肺炎,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这些测查题目,就是主要考察作答者的负性情绪状况。人们在此期间的积极改变往往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确实,在人们的认知中,问题还没有解决,谈希望太奢侈。真的是这样吗?也许不是。了解和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魅力所在,就在于不停打破一些关于生活的固有思维模式。
涂鸦/殷溯溯、王斯敏(光明日报客户端)
希望并不仅仅属于哪些看起来“很有希望”或者应该“很有希望”的人,它可以属于任何人。可能是那个希望做完作业之后还有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读课外书的小学生,也可能是那个希望孩子不磨蹭早些完成作业,从而自己有点时间来整理一天思绪的家长。
希望还可以出现在任何境遇的人当中。Debra Parker-Oliver博士长期从事临终关怀研究,她认为临终关怀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让这些正在走向死亡的路上的人们保持希望。虽然这些人从医学的角度看“没有希望”,死亡已然近在咫尺,但是希望却更加重要。那么。他们的希望究竟是什么?事实上,这些人的希望很具体,有着一个个可以触摸,也可以深切感受到的细节:希望能够多过一个圣诞节,多看一次日出或日落,把自己的遗嘱录完,和某个有特殊意义的人说一声“再见”、“谢谢”或“请原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在身边,拉着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