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作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本报推出系列报道——2·26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三周年特别报道,为您展示首都北京三年来的发展变化。
3年来,北京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动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政策落地,持续加大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升级转移工作推进力度,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体化交通网络
加快构建
2条铁路线开工建设
京津冀城际铁路实现了2015年当年组建一体化市场主体、当年完成路网规划编制、当年实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的目标,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已获批,京张铁路、京沈客专北京段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霸铁路开工建设,城际铁路联络线新机场段完成核准,丰台火车站改建完成可研批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地上五层施工,飞行区场道工程开工建设。
兴延高速已完工31%
京昆高速、G111北京段改建工程2014年底建成通车,市域内三条高速公路“断头路”进展顺利,京台高速2016年底建成通车,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大兴段)开工建设。作为2019年世园会配套工程和2022年冬奥会重点交通保障项目的兴延高速已完工31%。
一卡通发卡1.6万张
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已覆盖区域内9个城市,包含北京城六区全部地面公交线路(除定制商务公交),北京地区累计发卡1.6万张;《京津冀联合治超工作指导意见》完成征求意见。京冀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实现联网互通。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加大
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
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加强。不断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措施,与津冀合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压减燃煤、发展清洁能源、控制工业和扬尘污染等重点减排。
淘汰老旧机动车44万辆
2016年全年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44万辆,提前完成淘汰20万辆的年度任务,推广纯电动汽车累计达到6.7万辆,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制定实施。
完成林业建设19.7万亩
生态协同保护深入开展。编制完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规划启动编制。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业建设19.7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全面实施,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工程全面完成,累计支持张承两市水资源环境治理项目6000余万元,提高张承地区农业节水补助资金标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持续推进,永定河生态廊道、南水北调东线进京项目有序推进。
产业对接协作深入开展
“4+N”的产业合作格局
“4+N”的产业合作格局加快构建。曹妃甸建设发展投资公司组建运营,现代产业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总投资439亿元的首钢京唐公司二期以及城建重工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北京中恒复印材料、北京君和相变循环控能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友谊医院曹妃甸合作医院建设成效明显。
签约45个入园项目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发布实施,与河北省共商确定了近期9项重点工作,组织管理机构设立、专项规划编制及政策研究抓紧开展。与天津市签署了《加快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议》,制定了共建工作方案,园区管委会正式揭牌,并签约45个入园项目。
四大产业项目合作成果丰硕
重大产业项目合作成果丰硕。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启动运营。首农三元工业园投产,北京金风科技落户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三年累计投资超4150亿元
随着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近两年来,北京对津冀的投资成“井喷”态势,2015年北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额为1642亿元,同2014年相比增长了2.5倍;2016年,北京企业在天津、河北的投资认缴额分别为899亿元、1140亿元,分别增长26%、100%。三年累计投资超过4150亿元。
公共服务合作发展取得突破
组建4个高等教育联盟
教育合作持续深化。市、区两级与津冀各地方共签署教育合作协议21个,实施合作项目30余个。组建了京津冀地区4个高等教育联盟、2个协同发展研究机构、3个特色职教集团。医疗卫生协作成效显著。市属11家医院和1家企业医院已与河北13家医院开展合作办医,2016年上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占比从2013年的9.05%降至7.47%。
派出医师1000余人
与河北省开展了北京-燕达、北京-曹妃甸、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4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累计派出医师1000余人,接受津冀两地进修医师700余人,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会诊8千余人次,有力地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推动河北燕达医院实现异地就医直接持卡结算,促进与北京基本医疗保险互联互通。
互认医疗机构132家
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首批互认项目27项,纳入互认医疗机构132家,京津冀三省市分别为69家、37家、26家。首批X射线摄影、CT、核磁共振等17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地102家医院实现互认,三省市分别为31家、26家、45家。
平谷区携手五区县打造旅游示范区
文化旅游共建进程加快。共召开6次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会议,组织编制《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在规划统筹、服务标准、资源集成、对外宣传、依法管理等方面形成合力。平谷区携手天津蓟州、河北兴隆、遵化、三河共五区县共同打造“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延庆区、密云区与张家口市、承德市联手打造“京北生态旅游圈”,依托“冬奥会”契机激活以冰雪为主题的冬季旅游。
短评comment大潮奔涌风帆正劲
本报评论员
突破困局需要科学的思想、超前的理念、清晰的思路。
曾几何时,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陷入了“大城市病”的困局。在此关键时刻,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用两天时间视察北京,并在2月26日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刻分析了北京发展管理中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指明了北京建设、发展、管理的前进方向,并将北京的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相结合,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
棋正一招,满盘皆活。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拨开了北京突破困局的迷雾,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开启了北京前所未有的崭新航程。
时光荏苒,转瞬三年。三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学习、积极贯彻、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观念实现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变;城市建设正在向着“四个中心”推进;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不断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激发文化市场活力,促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城市战略定位。
三年来,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牛鼻子”工程实施——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目前,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完成,行政办公启动区一期工程全面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出台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税收支持政策和转移支付引导政策,对非居民用气、用热、用水、用电实行分区域价格政策,严格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自2014年实施以来不予办理的相关业务达1.64万件;先行启动一批疏解示范项目,累计调整疏解批发市场商户370余家,清理淘汰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300余家,累计向五环之外的新校区疏解学生1.6万人……
三年来,北京市主动作为,与津、冀同心携手,在京畿大地全面展开协同发展大战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等“突破口”和“先手棋”,更是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年来,老百姓对北京的巨大变化更有着切身的感受——一批“断头路”和“瓶颈路”打通了、宽敞了,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33%,北京的老味道越来越浓了……老百姓有的是满满的获得感,而且,这种获得感还将不断增强。
我们看到,三年来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落实,已经将宏伟蓝图的梦想照进现实,北京建设发展已呈大河奔涌之势。
大潮奔涌逐浪高,风帆正劲劈波行。北京建设发展的道路阻且长,任务艰且巨。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