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协同的全新天地(5)

2019-02-22 10:14:4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北京没有适合的大型生产车间,而保定工业配套完善,成本相对低廉,我们可以在这里安心地进行科研转化。”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许亚杰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来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创业。

在保定,许亚杰口中的“安心”可远不止这些。保定中关村为入驻企业提供社保、人力资源、工商、税务等事务的咨询和服务,企业不出办公楼就可无忧办理。每个月的“创新汇”上,许亚杰还能与诺奖得主、硅谷大咖、经济学家、天使投资人对话,和北京的创新生态完全一样。

不到四年时间,这里就聚集了227家企业。保定中关村负责人扈德辉笑称,自从这里有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态,招商从未发过愁,“企业都是排着队找来”。

保定、秦皇岛、石家庄、滨海新区、宝坻……在天津、河北各大城市,中关村的字号随处可见,成了这些城市科技创新的象征。在衡水、满城、枣强这些中小城市,甚至小县城,中关村的分号也是遍地开花。中关村把创新种子植入这些地区,形成了一条条从北京辐射到津冀各地的创新带。

五年来,中关村与津冀共建合作园区24个,中关村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80亿元,同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约7500家。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金字招牌”,中关村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强大引擎。

协同创新,根本在创新,关键在协同。2017年12月,京津冀三地共同确定“2+4+46”承接平台,再次吹响了协同创新的集结号。其中,“2”指北京的“两翼”,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立足引进“高精尖”项目;“4”指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即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天津滨海新区;“46”指涉及协同创新、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合作的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自此,三地协同创新有了平台支撑,也有了更加明确的遵循。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铸造新国门

    2019-02-22 10:09:36 大兴国际机场

    协力筑新城

    2019-02-21 10:32:46 京津冀

    “蓝图变实景,需要人人奋斗”

    2019-02-21 10:29:12 京津冀

    副中心起航

    2019-02-21 10:27:09 京津冀

    两翼齐飞的壮丽宏图

    2019-02-21 10:25:03 京津冀

    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2019-02-21 10:22:21 习近平

    花1500买海豚放生:从鱼商手中解救时尾部已受伤

    2019-02-22 10:11:14 花1500买海豚放生

    伊能静与儿子合影分享母子对话温馨十足

    2019-02-22 10:03:43 伊能静与儿子合影

    黄土地上:一个小山村的“脱贫”大戏

    2019-02-22 10:03:01 村里 扶贫 王庄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