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播火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11)

有“李大钊研究第一人”之称的张静如先生认为,“1919年下半年是李大钊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到1920年初,他就基本上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据当时北大学生会会长朱务善回忆,1918年李大钊就曾与北大教授高一涵等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因为当时社会上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张“过激”,所以为避免当局注意,他们为这个团体定名为“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乍一看以为是研究《人口论》的。

“五四”以后,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朱务善、张国焘等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聚集到李大钊周围,在他们的要求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了。

罗章龙回忆,开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秘密团体,组织形式比较松散,除了研究和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也参与过一些工人运动。有一次,研究会成员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开会时,感到研究会长期处于秘密状态,不能扩大影响。大家认为至少要在北大为研究会取得合法地位。

于是,他们通过校长办公室向北大校长蔡元培申请,在《北大日刊》上刊登一个启事,把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牌子打出去。蔡元培历来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很痛快便答应了,而且还将北大二院西斋的两间宿舍拨给“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办公。

这两个房间,一间作为办公室,一间作为图书室。李大钊为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不知情者乍一听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费解,其实“亢慕义”就是“Communism”(共产主义)的音译。

据时人回忆,“亢慕义斋”内墙壁正中挂有马克思像,两侧贴着一副对联——“出研究室入监狱,南方兼有北方强”。

上联出自陈独秀的文章,他认为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实验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下联出自李大钊,意思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南方之强又加上北方之强,南北同志要团结互助、同心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