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经文:耕耘,改革之犁开拓希望田野(2)

2018-12-12 09:56:38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抓住这一关键点,土地承包极大地释放出农民创造力。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出工不出力、种地不打粮成为“痼疾”;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种地打粮热情高涨。1984年,全国人均粮食拥有量从“吃饭难”跃升至800斤,“一年吃饱饭、两年卖余粮、三年盖新房”,成为“大包干”后广袤乡村的经典画面。

40年,印刻出政策逐渐夯实、不断精准的时间年轮。1984年,基本完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从土地承包期限15年到延长至30年,再到“长期稳定”变为“长久不变”,一次次调整,回应了全体农民和整个社会的关切。在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核心利益上,凝练而生动地刻画出党中央的卓越智慧与深谋远虑。

“大包干”撬动了板结的土地,但经络还须不断通活。在土地分包过程中,土地细碎化,小规模经营,难以适应大市场,更多农民离开土地等新矛盾逐渐显现。农民开始探索互换、出租、转让等土地流转方式。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做出“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由此,从土地“大包干”,历经所有权、承包权“两权分离”,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改革“三部曲”,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又一次重大创新,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奠定厚实的制度基础。

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仍然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需要继续向改革要动力,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高屋建瓴的论述,揭示了农村改革的本质,反映出我们党对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