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使命

2018-04-23 16:12:30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的各项工作必须将“四个服务”贯彻始终。要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支撑国家政务活动,为民族复兴创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全国文化中心的大文章。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发挥中枢作用。大国首都也必然是国际交往中心。伴随着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大国首都必将成为国际性政治中心。要前瞻性地谋划并加强国际交往中心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国事活动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的外交大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北京资源禀赋的优势所在,也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打造绿色、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都发展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当前,首都发展应当加快转型: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这是破解“大城市病”难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迫切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了“一核两翼”协同互动的良好局面。“一核”是履行首都功能的主要空间载体,由于密度过大,功能过多,影响到首都功能的发挥,需要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由于“过密”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域内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则是作为北京市域外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要坚定不移地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努力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关键词:首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