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感谢十月杂志,十月文艺出版社,他们一直在扶植着我,我与他们也有着不解之缘。我重要的中篇小说,都是在《十月》发的,如《神木》《东风嫁》《到城里去》。我的长篇,也是十月文艺出版社出得最多。我已经得了七次《十月》的奖。 十月文学院成立后,我也是各种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揭牌那一天,我代表北京作家作了发言。后来,在十月文学院的安排下,我和夫人一起去了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作家居住地,在那里生活了半个月,有不少的收获,被我写成了散文。这些都让我非常难忘。
刘庆邦在“十月作家居住地·加德满都”
上一届的十月文学月发布了“十月签约作家”计划,您也一定参与了其中的一些活动。哪些活动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个签约作家的对谈活动,阿来、红柯和我,三人对谈。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这次活动,我印象非常深。我对红柯的去世,感到非常遗憾。他是签约作家之一,比我们都年轻得多,正是创作的盛年。他在活动上表示,签约之后,他打算写一部新的长篇,叫《鲜花盛开的村庄》。结果,今年刚过了春节,他就去世了。通过这个机会,我也想对红柯的去世表示我的惋惜。印象深的,还有阿来讲的几句话,说他很高兴能成为十月文学院的签约作家,这有助于他开阔视野,对他的创作也有好处。同时他说,他还要保持警惕,在北京不要赶时髦,要坚持一个作家的独立思考。他说得非常好。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两点。您对本届十月文学月有怎样的期待和展望?十月文学月的活动我参加了两届了,今年是第三届。它是一个文学的节日,是作家和读者的盛会。对于推广作品,作家和读者的交流,都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它对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直相信,建文化中心,要首先建文学中心。所以,我希望十月文学月持续地办下去,越办越好,通过积累,获得越来越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