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儿胡同15号院是修缮整治样板院落,院内墙上镶有一组与灰瓦相衬的太阳能板。这正是落实了“导则”中提及的“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现传统与特色、统一与时尚结合”。有了这组太阳能板,可以收集太阳光,屋里不用安装暖气片,换成了地采暖。此外,小院地下还铺设了污水净化系统,家庭用的生活污水,通过这个净化系统直接转换成中水。
这本30多页的“导则”不仅严禁私搭乱建,连建筑材质也要使用传统青砖、青白石,甚至在建筑色彩方面,都有统一要求。按照“导则”要求,南锣鼓巷商会发动154家商户自行出资改造外立面,拆除杂乱的门头和广告牌匾。
南锣鼓巷商户李显庆是拥有门脸儿最多的一位经营者。对他来说,外观改造意味着每一个门脸儿全得翻新,100多名员工要带薪休假,算上经营损失,加起来要上千万元。起初他心有不甘,难受得天天失眠,但看到“导则”为每一块砖瓦都定了“规矩”后,他也认识到南锣鼓巷转型做高端业态的前景和决心,“心结一下打开了。”
尝到了制度的“甜头”后,南锣鼓巷商会又颁布实施《南锣公约》,在经营、门前“三包”、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建立了约束性制度。
居民朱国英说:“南锣不该是吃货一条街,南锣的味儿也不该是羊肉串味儿,而应该是老北京味儿、文化味儿!”改造完成后的南锣鼓巷去年“五一”重新亮相,朱国英认真逛了逛,清一色青砖灰瓦,不伦不类的小吃门脸儿没了,展示民俗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小店多了,老街上之前被埋没的文物“水准点石碑”“万庆当铺夹杆石”等纷纷亮出身姿,她打心眼儿里高兴。
让居民们更欣慰的是,在精细化管理思路下,每一项制度的制定中,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民主。就说“导则”的出台,也不是政府一方研究,而是邀请设计规划单位、居民代表和政府一起,经过多轮讨论、意见征集后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