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脑”还为南锣鼓巷带来了高科技,研发出大客流监测系统,新安装的17个激光摄像头,可实时监控测算人群密度,并自动发布区域预警信息。
近几年来,张岩雄明显感觉到,他这个南锣鼓巷商会副会长越来越忙了,商会的自治作用被政府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政府改变了以往单打一的管理模式,鼓励商会、商户、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在被称为“舍菜叶留菜心”的业态升级过程中,商会发挥了巨大作用。
张岩雄回忆,有一间卖炸串的店铺,他曾先后十多次登门给老板做思想工作,从商业角度分析发展前景,最终才说通对方转型做了创意礼品店。“商会作为政府与商户的桥梁和纽带,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参与社会治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经过集中整治,南锣鼓巷商户数量由235家减至154家,其中28家无证无照商户全部关停;92家一照多店商户经治理,减少至39家,全部改为一照一店。21家“烧烤烹炸”等低端小吃类业态转型提升。商户自行整改成为共建共治的创新管理范本。
“除了24小时警务站、居民志愿守望岗,我们也将众多小商铺吸纳到守望力量中来,为社区管理多添一双眼睛。”雨儿胡同所在的福祥社区党委书记英瑞鹏介绍,目前社区发案率达到五年来最低水平。
建章立制,为每一块砖瓦定“规矩”
在北京市统一部署的“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南锣鼓巷地区29条胡同列入重点整治地区。
如何做好老城区风貌保护的“翻译家”,不做大拆大建的“创作家”?答案是:精细化管理要靠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2016年12月,本市首个风貌保护管控导则——《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出台,“管控要素”共有19条,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门楼形式、装饰构件、院内绿化等20多项内容都做出明确规定,并采取附图方式,对比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居民一目了然。居民房屋翻改扩建,须先办理规划审批和施工手续,并严格按照导则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