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十九大时光 > 正文

十九大时光|姬十三:砥砺奋进的五年,我在果壳网做科普

2017-10-16 21:41:34  首都互联网协会    参与评论()人

2007年,我从复旦大学神经生物系博士毕业,摆在面前的是三条路:跟随师兄师姐的轨迹出国做博后;留在上海找个外企工作;继续个人兴趣,成为职业科普作家。我选了看起来最不稳定的第三条路。没想到,因为这份兴趣,在2010年的互联网创业高潮中,风险投资看中我,认为未来科普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群对科普有热情的伙伴,我和姚笛、徐来、王艳、刘旸、吴欧等,从各自领域离开,投身创办果壳网,开始一个全新的事业。从一个写作者到创业者,前两年经历了很多坎坷。自2012年以来的五年时间,果壳逐渐摸清了思路快速成长。

回顾过去五年,是果壳网快速突破,夯实科普基础,探索科普产业化的五年。也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履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态度与精神的五年。

最初,我们自问,在科普方向创业,接下来几年里:能否让科普获得更大传播?能否让科普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可否让更多人群从科普中受益?可否让科普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否令更多人成为科普传播者,让科学家更多投身科普?

应该说,我们交出了一份自己也还比较满意的答案。

从月球车玉兔到引力波传播奇迹

科普首先是把科学界的重大成果、重大突破介绍给公众,尤其是把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成绩介绍给公众,增强公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每逢国内重大科学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总是督促编辑团队在第一时间跟进准备,筹划报道,同时也强调以互联网思维为立足点,探索科普各种新的可能性。在与新华社国际部团队联合筹划“玉兔号月球车”的新媒体报道项目时,我鼓励团队成员从国内外最新、最有想象力的科普案例中吸取经验。经过反复策划与演练,报道团队决定参考美国NASA的好奇心火星探测器在推特上的运营模式,以第一人称微博报道的方式,塑造一个“月球车玉兔”账号。

2013年12月14日,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果壳网编辑团队在微博上一边以“果壳网”账号实时滚动介绍着陆过程的技术细节,同时开始以“我”的名义运营“月球车玉兔”账号。这个账号以活泼亲切的表达方式,准确精当的科普细节吸引了大批读者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安排这个账号与周边科学账号、科学家账号的互动,让准确又易读的信息传播出去。

2014年2月,玉兔号结束月夜断电关机状态时一度出现技术故障。13日,在恢复工作之际,“月球车玉兔”一句“Hi,有人在吗?”引起网友的高度关注,在极短时间内转发近11万次,评论超过7万,点赞近9万,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引发国内外媒体的热议。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更是给予了“为十多年来努力寻求公关之道的中国太空计划指明了一条道路”的评价。

玉兔号之外,在国内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中,如嫦娥系列、天宫系列、墨子号卫星、长征五号、慧眼望远镜的报道中,都能看到果壳团队的积极运作。许多有中国科学家参与的项目中,也能看到我们的努力。

2016年2月11日,国际联合研究项目LIGO确认引力波的重大发现。如何将这一项凝结了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世界900多位科学家和4.4万名志愿者的重大发现,介绍给普通读者,我们的工作团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时,参与LIGO项目的科学家们已经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总结、介绍自己的工作。我看到这些文章之后,觉得生涩难读,无法直接面对一般公众,于是和编辑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决定,由果壳编辑对科学家的稿件进行改造,增加开头电影桥段的引入过程,以及结尾抒情性的展望式阐述,构成凤头豹尾的结构。

果然,这样的结构极大地缓解了科学内容让读者产生的疏离感,为一般公众深入理解引力波出现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提供了可能性。相关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实现了总阅读近5000万次,转发近12万次的极好成绩,成为科普领域的一篇标杆性文章。

从疫苗科普到核电科普

科普工作在公共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在过去几年中,围绕着化工企业、污染处理、垃圾填埋焚烧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各地方都出现了一系列反对建设的集体事件。非常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英国开始兴起并且席卷世界的“邻避效应”事件。

在建立果壳网之前,我就已经高度关注这一发展趋势。当时,我和朋友们利用“科学松鼠会”网站,在邻避事件发生之后,积极参与讨论,以科学专业知识应答公众的疑问,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

果壳网成立之后,我可以更有效地组织科普力量,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讨论。果壳网成立不久后,就发生了日本东海大地震和福岛核危机。在由此引爆的国内“抢盐风波”中,我带领团队及时出击,通过缜密的计算和详细的产业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核污染影响我国沿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没有必要为此囤积食盐,为平息风波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之后,当地一度传出氰化物将随着大风进入北京造成极大危害的谣言。我随即安排团队,组织化工、气象、医学等多方面的专家资源进行分析,及时进行了辟谣。而在历次疫苗安全问题争议当中,我也一直积极筹措,帮助编辑团队建立作者资源库,推敲措辞,以国际主流观点和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为出发点,帮助陷入焦虑的工作走出迷雾。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科学辟谣在当前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抓手,强化果壳网甫一上线就开始经营的“谣言粉碎机”子品牌,建立了“流言陈述–线索分析–专家论证–给出结论–提供文献”的谣言破解流程,并为科普同行所借鉴,成为一定意义上的科学辟谣范式。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辟谣的效果,搜集科学谣言,集中有效破除。团队经过慎重考虑,反复调研,建立了中文世界最大的科学谣言库“流言百科”,目前,这个谣言库已经收集有科学谣言近3000条。基于这个谣言库,我们和许多同行展开合作,积极参与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的辟谣工作,并为微信、微博官方的辟谣产品提供专家支持。

谣言粉碎,从爸妈朋友圈到农村

在主持果壳网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别人的谣容易辟,父母亲戚深信不疑的谣难解。在和广大科普同行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困扰,也是深深困扰广大科普同行,甚至广大中青年科学家的一个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逐渐意识到,科普或许也需要从“老年人”抓起。中国的家庭结构导致了,中老年人是家庭日常消费的主要出口,同时,也是极易受到“健康欺诈”、“安全欺诈”影响,而蒙受巨大损失的人群。做科普,一定要在这个方向上投注力量。我安排编辑团队精心制作了直接面向“父母人群”的科普辟谣手册,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前夕,我都会安排推出“把科普带回家”的专题内容,让城市青年白领能更好地和父母进行科学辟谣层面的沟通,既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我本人以及团队成员,也抓住各种机会,利用多渠道、多媒体,积极地向老年人传递知识,特别是健康辟谣的知识,我本人就曾经参与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辟谣专题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讲科普。科普和娱乐相结合,效果非常好,录制结束后,现场有一位明星的母亲反复叮嘱我,“你们的内容太好了,这样的知识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

还记得2013年春天,有一位编辑突然告诉我,自己收到了一封来自黑龙江的果壳网友的求助信。这是一封青年农民的来信,在信中,他告诉我们,对自己在内的许多农民朋友来说,选购化肥、农药和种子的过程总是非常的困惑,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些关于农资产品的信息,好让自己在选购时不被忽悠。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是科学素质行动措施的重点群。这其中,大部分都在果壳网使用人群的覆盖范围之中。但作为互联网公司,过去总觉得我们的产品覆盖不到农民。但是,这封来自农村的求助信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他们对科学知识有着不容忽视的渴求。于是,我很快安排编辑打破舒适区,请教专家,连续撰写发布了三篇“谣言粉碎机”文章,对农资问题进行了梳理。

对未来的责任,儿童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就是孩子,他们承担着国家的未来。这些年来,我支持果壳的出版部门策划出版了两套丛书——一套是从整个人类科技史的角度来讲述科学发展的绘本“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一套是百科知识类的“大嚼科学”,这两套书都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还组建了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科普服务的“果壳童学馆”项目,今年安排编辑团队与音频知识APP“得到”展开针对儿童的课程合作,此外还积极安排编辑进入校园,面对面给孩子们讲科普。目前,果壳网的编辑已经深入北京、上海、广东的多所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寒暑假期间,果壳会组织各地的孩子去参观各种博物馆,专门请了资深专业并且有趣的老师来给他们讲展品背后的知识。今年更是找到了旅游机构一起合作科考性质的游学,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到自然环境中了解生态,感受天文地理。

2016年的暑假,果壳参与了淘宝教育主导的“村淘”公益项目,利用村淘站点来给当地儿童,特别是父母去往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做科普。这些站点有一些平时利用率不是很高的播放屏,以及特地为站点架接的网络,能用来做什么呢?果壳童学馆的负责人王艳尝试着带领团队在暑假期间做了一系列直播课,传送到了这些站点,给数千名农村儿童带去了关于太阳系的知识、关于植物的知识和关于食品的知识。

而今,果壳童学馆更是在儿童的STEM教育方向上做出了各种探索,配合教育部在2017年2月颁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新政策,积极开发辅助课程、课件。从2015年的线下亲子课程开始,拓展至2016年的线上系列科学微课,2017年始开展至今不到半年的儿童编程课已经吸引了大批用户。

有意思的科技是生产力

果壳网一直秉承着“科技有意思”的理念,将晦涩难懂的科学转化为生动而不失专业的传播信息,将科普知识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让人们愿意去了解科学,了解更专业的知识。这样具有趣味和富有活力的传播方式也同样应用在果壳网商业化的发展之中。

果壳网总编徐来是科学传播学届的脑司机,在他眼中,任何枯燥的科学原理都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引爆社交网络。而在果壳网的商业道路上,脑司机徐来也从未减速。2017年,果壳网和天猫联合打造全新月播脑洞实验秀《超级脑司机》。在“思维列车”实验室里,总编徐来与伙伴天猫共同开启知识之旅。例如,针对世界难题“电车问题”,一辆电车呼啸而来,即将撞上前方铁轨的五个人;如果可以扳动道岔,但这样就会撞上支线的另一个人。应该如何选择?徐来结合专业的科学知识,将合作的汽车品牌极为出众的动力系统、优秀的制动表现还原到“电车问题”现场,通过科学角度去解读产品,使其变得有趣易懂,让用户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产品。

除去商业合作,果壳网也开发了许多蕴含着“科学”价值的周边产品,打造科技范儿电商平台。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周边产品当属《物种日历》。2016年底《萌物物种日历》开售当晚销量达4万册,累计销售金额超过了1000万,成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日历品牌。追述《物种日历》起源,要从2014年果壳网和一家五百强化工企业达成合作讲起。当时合作需要做一批礼物作为周边,主题为“人·城市”可持续发展,果壳决定把这批周边做得既有趣、又有信息量,作为科普的途径之一。最后,“频次高、信息量够”的日历被一致认为是个不错的形式,这也就是后来的《城市物种日历》。自称“不务正业达人”的老猫是《物种日历》主编,他曾总结道,“日历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凝结了几十位作者前半生的学识和经验。”除此之外,果壳网也陆续推出了量子积木、果壳Tee等周边产品。

果壳的背后,是一个顶级的科学家共同体

果壳的科普做得深入人心,并在大众层面建立了一定认知,和我们所获得的学界专业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果壳上线没多久,我们首先打通与学术界沟通的渠道,研读最新论文,采访科学,后来,国际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包括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Spring-Nature(施普林格·自然)、爱斯维尔等都来拜访果壳网,我们通过协议,这些机构开通了他们的embargo(提前禁止发布)机制给我们。Nature还为果壳网开放了白名单,允许我们的读者通过果壳网直接阅读Nature所有的学术论文。这个白名单权限在全球只有100家,中国除了新华社和中国科学网站,就只有果壳网。

利用这些和学术出版机构的合作,果壳网可以常规性的获得最新科研进展的消息,第一时间解读科研最新进展,尤其是和中国有关的科研进展,果壳都及时进行了报道和解读。

帮助科学抵达公众,科学家是源头,果壳网持续在帮助科学家做科普方面做出很多工作。首先是科学家的专访。在过去5年,果壳网持续采访了近百位顶级科学家,其中不乏刘嘉麒院士、杜祥琬院士、周忠和院士、王贻芳院士、徐星、张双南、蔡天新、韩喜球这样的顶级中国科学家。同时,果壳网不断为善于做科普的科学家提供平台和机会,创办于2012年的“未来光锥”,开创了国内科学家为主的剧场式演讲,包装了包括魏坤琳、李淼、姜振宇、吕植等一大批“科学家明星”。上线于2016年的“科学人”公众账号,更是将帮助“科学家做科普”作为运营目标,以科学家专栏、科学家专访、线上沙龙、线下沙龙等,全方位的运营科学家社群。这个团队密切接触国内顶级的科学家团队,密切跟踪国内的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科学项目,不断将中国的科研成就报道给公众。这个团队还通过“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科学人沙龙”等线下活动的方式,打通和扩大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渠道。

针对科学家做科普的意愿和能力较弱的状况,科学人团队还为科学家开展如何做科普的培训,通过中国科协、各地方科协、各个学会、学术出版机构的论坛、中国食药局、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中科院高能所、国家天文台等机构,不断把果壳做科普能力释放到科学家的群体中去。

针对科学家做科普动力不足等问题,科学人团队非常重注培育年轻的科研人员参与工作,积极调用以博士生为主体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持续开展的“我的专业是个啥?”诸多博士以亲身经历介绍自己所在的专业情况。这一专栏集结之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受到诸多网友的追捧和好评。

我们这一代科普人,绝大多数在少年时代受过优秀的科普作品熏陶,走上科学之路,而今,让科普影响更广泛的人,成为了我们一生的事业使命。五年很短,未来很长。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