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股权大变动需谨慎对待 依靠法治胜过“大打出手”

2017-11-10 07:31:0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白酒双雄差距拉开

品牌经营还需努力

贵州茅台股价直冲上600元大关,一时间似乎成了价值投资的典范。说到贵州茅台就不得不提到五粮液,其股价也跟随前者一路上涨,今年已接近翻倍。那么,五粮液的业绩又如何呢?三季报收官之际,宜宾五粮液股份公司公布了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五粮液的营业收入为220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增长36%。引人注意的是,被誉为白酒企业“蓄水池”的财务指标——预收账款,五粮液该项指标出现下降的趋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8亿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62%以上;净利润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60%。从收入上看,大约两个五粮液才能抵得上一个贵州茅台;而从业绩增速上看,五粮液也差距明显。

提及五粮液,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贵州茅台做对比,毕竟两者曾被称为酒业双雄。印象中,上世纪80至90年代,五粮液的风头曾经不亚于茅台,甚至在价格上和高端宴请酒桌上,有超过茅台之势。但现在,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让业内和业外人士都猜不透。有专家指出,贵州茅台是不可复制的,五粮液虽然是浓香型白酒第一大品牌、龙头企业,但“独家性”无法保证。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在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方面,五粮液与茅台还是有差距的。成为无可替代的“国酒”,是茅台品牌建设的最成功之处。比起来,是否因为少了这种强有力的宣传动因,加上曾经不太适宜的扩张战略,导致五粮液地位相对下降?不过,五粮液较为强劲的增长,也还是可喜可贺的。有点隐忧是,白酒产业业绩这么好,行业地位这么高,而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国民经济更重要的部门应该居于何种地位?

投资有风险不论大小

业绩需扎实不能靠说

近来,关于乐视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上任仅5个月的乐视CEO梁军等高管辞职;紧接着又有媒体报道,因乐视网IPO财务造假,参与其IPO的多名发审委委员被采取强制措施。而乐视网的最新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乐视营收60.95亿元,同比下降63.67%,净利润为亏损16.52亿元,同比下降435.02%。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的孙宏斌主动回应了融创投资乐视和万达的问题。他认为投资乐视符合逻辑,乐视最大的问题是管理问题;投资万达“是一笔太好的生意”。从房地产发展的角度来看,下半场是要为人们构建美好生活,投资乐视、万达,就是投资美好生活。孙宏斌并不回避当前的挑战,但他在逆境的时候浑身是劲。“没什么挑战,成天吃了睡睡了吃,没什么意思,有挑战的时候有意思多了。”

针对有人认为融创投资乐视失败的问题,孙宏斌表示,“乐视才刚开始,我还没开始干活呢,你就说亏了,失败了,这不符合事实。”孙宏斌坚信投资乐视是符合逻辑的。他说,投乐视的逻辑,就是投大文化、大娱乐。尽管孙宏斌很乐观,但似乎并不能解除市场对乐视前景的疑虑。投资有风险,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小资本投资有风险,大资本投资同样有风险。孙宏斌的资本规模够大,但照样躲不了风险的存在。为什么市场对乐视的前景不信任、不乐观,说白了,除了对早期说不清的政商关系有疑虑外,还对乐视的走势、盈利模式、资金断链与否、产业选择等,充满疑虑。而且,贾跃亭对所有重要问题的解释说服力不够,甚至有避而不谈、避重就轻之嫌。进一步看,乐视的摊子到底走势如何,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业绩如何,要看产业前景如何。

电器巨头亦有司法较量

依靠法治胜过“大打出手”

有消息称,近期格力主动对美的空调提出和解请求,希望双方对目前的12起知识产权官司能够达成和解。有媒体就此消息向格力和美的方面求证。美的集团公关部负责人称:“需要核实,目前还不清楚细节。” 而格力电器内部人士称,没有听说。而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就相关官司,双方正在初步接触中。不过由于纠纷间隔时间较久,且较为复杂,双方能否达成一致尚不能确定。”格力与美的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两个白电巨头,他们之间战火不断,从明撕到暗斗,已有数年。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激烈,两大巨头的斗争有升级之势,如今两大巨头是否能够抛开以往的是非恩怨,真正走到一块儿?

多年来,格力和美的一直打闹缠斗,从销量到专利,谁都从不向谁低头,谁都似乎有别人的“小辫子”在手上。两家巨头的掌门人董明珠和方洪波也甚至多次互怼。随着两家巨头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容,双方互踩领地,竞争也更为激烈。不过,激烈的竞争对手之间将争端诉诸法律,或许是市场经济的本源,是法治进步的表现。比起舆论战、口水战甚至某些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或许是最佳的选择,也是最公正的选择。当然,如果能获得和解、达成双方接受的妥协方案,更是人人乐见的结果。但这并不能否认法律的基础和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不适应“打官司”,出现纠纷时愿意“私了”,甚至用非法手段解决矛盾,这是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相违背的。

无实控人难做褒贬

股权大变易生矛盾

3年前,二三四五成功借壳海隆软件后,原公司实控人包叔平及一致行动人3年间减持套现18亿元,直至目前已丢掉实控人之位。上周,二三四五公告,公司股东信佳科技减持公司1%股份导致公司变更为无实控人。另据报道,包叔平早已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公司变更为无实控人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东方锆业等9家公司的实控人发生了“从有到无”的转变。对于这种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原实控人减持公司股份至失去实控人位置一般可能出于主营业务不佳,原实控人对公司发展没有信心,因而选择直接套现,或者涉及内部股东之间控制权的协调,从外部来说面临收购计划,或原实控人自身有其他业务安排,为避免同业竞争关系主动放弃实控人身份等等。

理论上说,上市公司若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经营决策将取决于董事会的投票表决。从数据看,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似乎有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该如何评价?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曾经出现过,对此褒贬不一,至今也无明确的结论。股权高度分散、没有一言九鼎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是好是坏?出现“经理人控制”的局面,对市场和中小股东是福音还是阴影?在中国,因股权变动、导致大股东失去控制地位,也曾引起一些波动,比较有名的万科之变、上海家化之变,背后的原因还是股权的话语权。说股权变动、特别是大股东退出不会影响经营,可能过于简单了。股权大变之后,必然是主要管理层的换血,必然是基本战略的调整,因此,上市公司对股权的较大变动,还是要持之谨慎;投资者对于股权出现较大变动、实际控制人不复存在的公司,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