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出现“缩表”
虽然银行在净利润增速上有所好转,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不宜过分乐观,银行还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各家银行的业绩数据显示,不少银行出现营业收入下降及总资产数量的下降。在24家银行中,4家银行的总资产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多家银行的“缩表”迹象明显。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末下降6.64%,负债总额比上年末下降7.41%。民生银行的资产总额下降3.11%,负债总额下降约3.83%。
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出现“缩表”现象,主要是受金融“降杠杆”的影响,包括资产端的同业理财、证券定向资管计划以及负债端的同业存单等均被大幅压降。
在24家银行中,仅有少数几家银行同业业务出现增长,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金额均下降超过60%。
银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出现“双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元和2万亿元。特定目的载体投资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
此外,有8家A股上市银行的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其中,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同比降幅均超过10%。
今年上半年,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是导致不少银行营业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郭田勇强调,“银行业经营的改善仍然艰难,如果想要突破,就得从客户服务、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增加客户的粘度。”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