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通道之王”的艰难转型:盘点基金子公司六大新业务

2017-10-25 07:23:5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接受采访的多家基金子公司均表示,整着手准备相关的FOF产品。有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从行业层面来看,这块业务的规模也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但主动管理的FOF产品还比较少”。

另一位华北大型基金子公司负责人也应证了他的话,其表示,目前子公司的FOF通道业务已初具规模,但主动管理能力还需要提升。

“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FOF部门,想在这个领域做些事情,但从目前的市场成熟度来看,还需要一点时间。现在FOF投资人主要还是银行,但这个产品说到底是权益类的、波动比较大,而银行还是更偏爱固定收益类的稳健产品。等到银行愿意进一步提高投资组合中权益类资产的比重、行业分工也更加细致的时候,FOF业务才是真正迎来春天。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做好准备工作。”该负责人表示。

●重要方向:股权投资

除了ABS、FOF等业务做得如火如荼,新三板等股权投资也成为基金子公司突围的路径之一。

多位子公司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公司已经开始涉足股权投资,有的甚至早在2015年初就布局了新三板投资业务,目前已发行多期产品。不过坦率来说,由于基金子公司在PE方面的历史业绩几乎可以说为零,因此不少公司目前还抱着试水或观望的态度。

上述沪上子公司总经理坦言,其公司也设立了证券投资部,主要负责新三板业务,目前已经有几个亿的规模,但“新三板我们做下来的感觉是,要做大不容易”。

他进一步指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公司在单个标的上的投资也就是几百万元。“我们现在做得还不错,投的10几个标的里,有几个陆续就要转板了。但这个规模想做大,比如像公募基金做到几十亿、上百亿,我觉得还是很难。”

上述华南子公司副总经理也表示,银行系子公司的股权业务规模通常做得更大,但其股权投资范围的内容也会更广泛,“有时候会涉足并购,在某一个项目上的投资规模会很大,可能还会和银行的投行业务有联动”。

“三板相对来讲已经是一个公开信息披露较多、相对透明的PE市场了,而且有券商辅导,公司运营相对会更规范。我们也在思考这块业务怎么做,可能最终也不能完全依赖于三板。其实,虽然基金子公司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但目前来看,股权投资这些创新业务没有带来多大利润贡献,更多的还是一种尝试。”谈到这里,该副总经理也若有所思。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