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2%全球贡献率30% 新供给已成重要驱动力量

2017-10-11 07:03: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2%全球贡献率30%

新供给已成重要驱动力量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辉煌成就,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

新供给扩张带动

经济有望进入新周期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连续8个季度稳定在6.7%至6.9%的区间。

宁吉喆表示,过去四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为7.2%,这个增长率在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高的。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计我国经济有望在三年内再次回到7%以上的增速水平。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需求周期、供给周期、金融周期等多周期叠加,再加上去产能短期政策使市场出清的自身节奏难以辨认,“新周期”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

从就业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6年,我国就业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今年1月份至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974万人。2013年至2016年,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

同时,2013年至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0%。今年1月份至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过去几年,7.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较高增速、较多就业、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

滕泰表示,新供给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既有质的积极变化,也有量的边际提升,既是“L型”增长水平上的新阶段,也有经济增速稳步复苏,即中国经济将在新供给扩张的带动下进入缓坡型增长新周期。但仍要特别关注钢铁、煤炭等上游大宗商品大幅涨价对下游制造业上万亿元成本冲击所造成的滞后负面影响,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灰犀牛风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

  下一阶段措施将更加“精细”

  宁吉喆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去产能进展顺利、去库存成效明显、去杠杆步伐稳健、降成本效果显现、补短板亮点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钢铁、煤炭产能分别退出6500万吨以上和2.9亿吨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今年1月份至7月份,钢铁去产能已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28亿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

  去库存方面,2016年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3.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下降11.0%。今年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2%。

  去杠杆方面,2016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今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降成本效果显现。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0.12元。

  同时,我国补短板亮点突出,生态环保、农业、水利、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今年1月份至8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2%、24.3%和16.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2016年粮食产量为61625万吨,连续4年稳定在1.2万亿斤的新台阶上,生产布局向优势地区集中。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罗来军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完善去产能措施,加强“精准去除”低端产能;继续加强环保督查,进一步管控和处理污染企业、环保不达标企业;继续完善降低企业税费改革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继续完善对僵尸企业的处置以及下岗分流工作的安排,推动改革稳步前进;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民生工程等事项的支持力度,提升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和谐度。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产业创新带动整体经济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其中,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677亿元,比2012年增长52.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1%,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量子通信、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射电望远镜、大飞机、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成果涌现。

  此外,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2014年至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4400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362万户,年均增长30%。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399万户,其中8月份日均新登记企业1.7万户。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长。2016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量和授予专利权量分别比2012年增长69.0%和39.7%。

  在新动能快速成长壮大的同时,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也在加快。2015年至2016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8.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8.1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至8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9.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8.8个百分点。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广泛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智慧家庭、智能交流等新业态方兴未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规划和行动有效实施,2013年-2016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3%,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

  对此,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业、新产品加快了产业创新的步伐,缩短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市场,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繁荣。

  宁吉喆表示,近几年来,新动能加快成长,即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保持着快速增长。新产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下,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新业态,如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网上零售,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日益茁壮成长。新商业模式,不仅是个体工商户、个人就业,大中型企业也采取一些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很快。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