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何凡)近日,作为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的“中银之夜”在天津举行。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在致辞中表示,全球矿业经过次贷危机之后,经过多年调整转型,已基本走出最艰难时期,未来面临新技术革命、中国供给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重要机遇。建议考虑采取改革转型、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更好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运作,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李彤指出,供给侧调整推动矿业供求再平衡,资源能源环境保护推升矿业进入门槛与行业集中度,新一轮技术革命及产业化对矿业影响深远,“一带一路”倡议为矿业企业跨区域资源配置提供战略性大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资源丰富,是全球矿业供需分布的重点地带,未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中也将产生更多对钢铁、有色、能源等方面资源的需求。
数据显示,2017年1-7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2946份,新签合同额780.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7.7%,同比增长32.6%,完成营业额382.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9.3%,同比增长8.4%,主要涉及电力工程、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
“面对全新经营环境和重要发展机遇,全球矿业企业尤其是中国矿业龙头企业需要建立改革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未雨绸缪,加快业务重组布局,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李彤表示,
在改革转型方面,宜顺应供给侧改革趋势,加快自身产能调整,加速生产线升级,促进产品结构优化;适应于中国经济转型尤其是消费和服务经济崛起,大力发展耐用消费尤其是新兴消费设备上游相关矿产品;及时追踪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矿产品。
在绿色发展方面,要加快矿业生产方式革新,加大环保方面投入,加速采矿生产设备更新升级,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应用,大力发掘环保产业链上相关矿产品的需求,支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采选技术和生产方式创新,深度参与新一轮技术革命及产业化过程,一方面挖掘高端制造、智能设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相关矿产品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提高矿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参与合作,建立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在国际化方面,中国矿业企业可以加快自身开放进程,利用国际市场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企业资产结构,优化重组原料、技术和人才要素,促进生产方式革新,提高企业资本回报,提升矿业国际竞争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矿业企业可以建立跨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发展的战略性大平台,一方面在矿产勘探、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增加值拓展、相关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展,形成矿业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组织,统筹区域内矿业生产、贸易、投资政策,建立现代化的跨国治理机制、经贸投资规则和仲裁惩罚体系,促进矿业产业要素自由流动,提升矿业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区域内矿业产业和整体经济利益,形成区域国际化矿业市场,参与国际矿业定价和贸易规则制定。
作为中国成立最早、海外市场综合实力领先的中资投行,中银国际长期关注全球矿业发展,通过搭建国际化、专业化、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全力支持中国矿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携手境内外矿业企业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为矿业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全方位的资本运作服务。李彤表示,中银国际愿与境内外矿业企业精诚合作,共同推动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矿业的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此次活动由矿业大会组委会主办、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承办。国土资源部、天津市政府、中国银行、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有关领导,境内外多家矿业龙头企业高管与金融中介机构代表,以及来自南非矿产资源部和尼日利亚固体矿业部的代表应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