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潘光伟:多措并举 银行业支持普惠金融成效显著

2017-09-22 10:27:1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2日讯 今日,中银协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战略定位、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模式创新等全方位推进普惠金融。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这个世界性难题方面独树一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潘光伟介绍到,从普惠金融相关统计数据看,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2%,同比增长9.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038.4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486.1万户,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54.4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3%,银行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6%,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约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5%,贷款户数1417.2万户,申贷获得率达94.7%,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有的学者研究指出,世界上少有国家和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20%。

  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易行长,贝院长,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京秋时节,硕果飘香。很高兴在这个多彩绚丽的时节与大家相聚北京,共同探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能力改变世界这个主题。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强调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应体现包容性和普适性,从三个层面加以推动发展:一从宏观政策层面,普惠金融应由政府主要机构和监管部门推动;二从实践操作层面,如银行业金融机构能有效地向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三从完善服务层面,普惠金融应由行业自律组织、评级机构、征信机构等推动,致力于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上述三个层面,均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为根本目的,共同推动构建层次丰富、分工明确、互惠共赢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从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三个层面的推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在宏观政策层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和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正式将普惠金融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普惠金融纳入了国家层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总体目标。今年7月份,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在监管引领方面,近几年,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围绕《规划》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文件,不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如银监会通过设置“三个不低于”等指标考核,运用差异化监管和常态化督导检查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扩大服务覆盖面;督促银行逐步探索按照“四单”原则建立三农金融服务事业部或专营机构,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二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和监管部门的要求,普惠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战略定位、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模式创新等全方位推进普惠金融。如五家大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董事会层面,都已成立了专门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委员会,在总行层面,普惠金融事业部也已正式挂牌,各省市的一级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和向下延伸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明确普惠金融的市场定位,发挥各自专业服务优势,借助金融科技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在完善服务层面,以中国银行业协会为代表的行业自律组织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银协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的推动引领工作,力争做好银行业机构普惠金融的“理念引导者”和“资源整合者”。中银协连续9年发布《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并连续7年开展社会责任工作评比,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了银行业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良好形象;今年3月15日,郭树清主席与9大银行董事长一起出席了中银协主办的《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发布会;通过“银行业机构服务小微及三农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评选”“微型创业奖评选”“支农支小示范单位评估”等评选活动,成功挖掘和树立了一批普惠金融发展典型;连续7年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全行业组织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达180万场次,派出宣教人员419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9亿份,向社会公众有效传播了金融基础知识和普惠金融的基本理念。

  在各方共同努力和推动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取得较好成效,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整体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通过监管政策引领,采取“双基联动”、网格覆盖等方式,将加强基层村委会建设与基层金融服务联系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开设便民服务点和流动服务车,创新“马背银行”“拎包银行”与“夜市银行”等做法,打通和做好了边远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问题,让老少边穷地区及弱势群体均等享受优质银行服务。这些案例,不仅仅代表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创新模式,更为国际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和案例。

  从普惠金融相关统计数据看,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2%,同比增长9.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038.4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486.1万户,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54.4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3%,银行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6%,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约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5%,贷款户数1417.2万户,申贷获得率达94.7%,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有的学者研究指出,世界上少有国家和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20%。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这个世界性难题方面独树一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当然,银行业推进普惠金融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一是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面临缺信息、缺信用、缺担保等融资障碍,银行业为其提供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内在动力不足,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完善。信用信息碎片化分布,外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很多领域立法缺失或层级不足,一些抵质押融资创新缺乏配套机制。三是金融消费者教育有待加强,长期积累的“刚性兑付”观念影响依然存在,“收益自享、风险自担”的观念仍未有效建立,风险和责任意识有待增强。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应如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我谈几点建议和看法:

  第一,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平衡,确保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是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但履行社会责任也不都是“无偿献血”“义务劳动”。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只有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路走的越长越远越稳越好。实践案例证明,大银行搞好普惠金融,回归本源、不忘初心,用心、用情、用金融专业与农户和小企业良性互动,也能取得很好的示范效应。如宁夏固原有个蔡川村,曾是宁夏最贫困的乡村之一,从2008年开始,邮储银行宁夏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构建了“银行+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金融精准扶贫“蔡川模式”,即通过村委会干部、养殖户能手、贷款农户和银行共担风险的模式,有效弥补了普通农户没有抵押担保物的短板,实现了意愿贷款的农户应贷尽贷,使该村人均纯收入几年间翻了近4倍,帮助蔡川村实现脱贫致富,社会效应显著。同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亿元,小贷资金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经营效应明显。既能赚到钱、又能防风险,实现了共襄双赢之举。

  第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发展普惠金融是破解难题的一把“金钥匙”。然而,发展普惠金融涉及多个部门、行业和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靠银行机构单打独斗,需要发挥社会各部门、行业和领域的联动作用。特别是应注重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体系,打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链。一是从企业成长规律来看,在企业初创期,应大力发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发挥VC、PE等前期介入资金的作用。二是在风险缓释方面,要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及风险补偿机制,并配合使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三是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形成统一完整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降低普惠金融的信用成本。四是探索科技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互联网技术建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数字化服务渠道和管理系统。各家银行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创新和实践,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小微客户需求,开发“数据贷”“小微快贷”等全流程在线的信用贷款产品,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识别、画像和快速服务。又如浙江网商银行将人脸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其开发的“旺农贷”产品,贷款申请、审核、发放全部线上完成,从申请到贷款发放最快半小时,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第三,加大精准扶贫支持力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精准对接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模式。一是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推动机构向下沉、服务广覆盖和技术新突破,保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探索“双基联动”等模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探索“两权抵押”试点模式,以金融手段盘活乡村中“沉睡”的资产。因抵押物缺失,贷款难问题在农村一直难以破解。通过推广扩大“两权抵押”试点模式,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权,可以有效盘活乡村中“沉睡”的资产,破解农户担保不足的难题。三是发挥各类金融机构“造血”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多元化优势和互补作用,支持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重视培育“造血”功能,拔掉穷根、防止反弹,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

  古人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发展普惠金融需要银行业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需要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中国银行业协会愿与社会各界携起手来,众人拾柴把普惠金融之火烧起来,共同推进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