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校园贷市场迎拉锯战

2017-09-20 09:12:3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金秋九月,一大拨新生迈入大学校园,瞄准了这群潜在优质客户的网贷机构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当千元的贷款滚成了万元的欠债,乱象丛生的“校园贷”俨然变成了“校园害”。此前,校园贷监管靴子落地,工行、中行、招行等银行系“正规军”加速抢滩入局,但记者调查发现,“颜值贷”、“创业贷”、“美容贷”等花式“变身”仍在禁区边缘打擦边球。

小广告匿迹 “银行系”入局

“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日前,随着教育部再次向网贷机构下达“禁足令”,曾经野蛮生长的校园网络贷款,正在被联合“围剿”。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多所高校发现,之前在校内走廊、广场、食堂、布告栏随处张贴的校园借贷“小广告”已踪影难觅,取而代之的是监管部门与银行“正规军”的强势入局。

日前,工行宣布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大学生融e借”。凡年满18周岁(含)以上且信用状况良好的在校大学生,在工行网点完成面签后即可通过工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工银e生活App等渠道申请办理。目前,这项业务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杭州等10个城市的15家高校开展试点,北京地区主要在中央财经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展开。

“贷款金额按照在读学历最高可贷2万元,无需抵押担保。”据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申请可享原利率8.7折优惠,以借款1万元为例,分1年12期偿还,总利息为308.95元,平均每天利息不到0.9元。

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家银行为高校学生金融服务“开正门”。今年5月以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先后试水校园贷。中行“中银E贷·校园贷”,贷款金额最高达8000元,贷款期限可延长到毕业后;建行“金蜜蜂校园快贷”,给予在校学生1000元到50000元的授信;招行“大学生闪电贷”,可直接在手机App上申请,最高额度8000元。

打擦边球 “颜值贷”再踏禁区

尽管“正规军”入场,但“颜值贷”、“创业贷”、“美容贷”等花式“变身”仍在禁区边缘打擦边球。

“你的颜值能值多少钱?”日前,一款现金贷款业务“颜值贷”在聚美优品App主页悄然上线,并宣称安全便捷、10秒审核2分钟到账,灵活还款、最高借30万元。费率方面,借款1000元借1天只需0.5元,日利率为0.05%(以实际借款利率为准)。

记者了解到,“颜值贷”并非真正按颜值做分期借款,而是一款根据用户信用记录推出的产品,聚美优品CEO陈欧还曾在微博上为其打广告。随后有自称学生党的用户在其微博下面留言,称自己借款成功。对于“颜值贷”是否涉嫌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聚美优品客服表示暂无法回应。

随着监管部门频频向“校园贷”亮剑,“创业贷”、“美容贷”等花式“变身”无孔不入。记者发现,虽然线下的小广告似乎已经“隐退”,但线上的传播依旧凶猛。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大学生小朱在网络广告的忽悠下,仅十分钟就从网贷机构贷到了上万元的美容手术费。好在手术前“清醒”过来,她要求终止合同,却被要求付高额违约金。

与此同时,一批网贷中介更是打着“身份审核”的幌子,以各种“甜头”引诱借款学生告知个人信息,并委托中介“代办”,从中获取高额手续费。在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看来,目前不合法的校园贷已衍生为欺诈贷、隐私贷、强迫贷等多个“变种”。

需求旺盛 银行唱主角需闯关

网贷败走、银行入主,“一堵一疏”的背后是一场“良币驱逐劣币”的校园保卫战。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现有超过3700万在校大学生,如每人每年有5000元的潜在消费需求,那么,校园信贷的市场规模或将达百亿元级别。

事实上,这已不是银行系第一次进军大学生消费市场。早在2002年,银行就曾推行大学生信用卡,但由于大学生群体信用卡透支现象频出,加大了银行的坏账风险,银行逐渐退出了校园市场。此次“二进校园”,如何唱好主角儿,实现“叫好又叫座”,恐怕仍需闯关。

日前,北京银监局联合中国银行走进中国政法大学,为大学生送去金融知识的“弹药粮草”。记者随机采访发现,虽然不少学生深知要远离不合规的网贷平台,但对银行系推出的几款校园贷产品并不熟悉。其中,很多学生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大型电商分期产品的拥趸。

“银行二进校园,关键在于是否能规范大学生市场。比如,单一银行能否防范多重授信的问题,如果多家银行都对一个大学生授信,就会造成信用额度膨胀。”我爱卡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董峥说。此外,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网贷机构被清退,银行系与大型电商平台拥有数据和渠道优势,有望在校园市场拔得头筹。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