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二八法则”凸显 中小险企突围受阻

2017-09-04 08:41:0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在现有的监管环境下,以人身险公司来说,大型保险公司压力相对较小,因为其已拥有成熟的个险队伍,价值型业务占比较高;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公司压力相对较大,这些公司主要依赖银保渠道,个险队伍刚刚起步,现金流压力不小。在这种形势下,大型保险公司优势更为显著,这在市场份额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而在财险市场,今年上半年,二次商车费改的推进,车险市场手续费竞争愈发激烈,拥有更强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型险企优势进一步凸显,尤其是人保财险以及平安产险,俨然形成了“双寡头”格局,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市场空间更显狭窄,急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中小险企发展空间亟须渠道创新放开

有保险人士称,保监会下发人身险《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对人身险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件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保险产品不能附加万能险账户、年金保险5年内不得返还、每年返还金额不能超过已交保费的20%,对万能险、投连险保费规模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中小险企万能险市场将会进一步萎缩,依靠万能险做规模的中小人身险企将会再次面临发展困境。

此外,中小险企的核心偿付能力与综合偿付能力,还面临着下滑的考验,资本金充足程度、业务基数低、保费发展快等都是导致其下降的重要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此前统计发现,近10家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已经进入到了100%-150%的区间,逼近监管红线。

除了合规方面,对中小险企来说,渠道的单一、市场竞争白热化、同质化,均成为制约其做大规模、做强利润的阻力。有中小险企寿险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新进入的寿险公司,因品牌度和市场认可度不高,开发长期期缴业务的难度较大。“长期期缴产品一签就是10年以上,客户更信任有品牌度和规模大的保险公司。中小险企要么做短期趸交业务,要么在价格上做得更低,才能获得客户。”

有资深财险人士认为,从技术和服务上来看,中小险企目前的实力有限,产品开发和渠道创新放开后,中小险企的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释放。

华泰证券沈娟团队表示,大型险企市场占有率、营销渠道、承保能力、核保能力具有优势,在费改中能够在优化综合成本率的同时提高市场占有率;中小险企渠道薄弱,承保与核保能力不足,承保亏损风险加剧。面对费改,中小险企需提高自身承保与核保能力,并做到精细化运营,针对大型险企关注度不够的领域大力开拓,发展新产品,进行错位竞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