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国锋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由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多,呈现了多重利益冲突。另一方面,随着社区协商、网络信访等社会治理创新和探索,尤其是大数据驱动下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在法治思维的引导下,以往“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信访工作,“神秘化”光环逐渐消退,“阳光”信访日渐得到越来越多认可。
8月26日,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南京大学和南京市信访局联合主办,紫金传媒智库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中心承办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治理”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其中15名专家在论坛设立的五个单元期间,发表了主题演讲,围绕诸多社会治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建言献策。
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已形成社会共识
“近年来,国家信访局把信访理论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三年来已经有99个课题进行发布和招标,所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成为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持。”国家信访局督查专员孙宽平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信访制度改革要适应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要求,不断增强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真正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践行党的执政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信访领域理论研究,为深入推进信访制度改革打下基础。
“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加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内涵上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致力多元化解渠道,标志着党的执政方略的重要转型。”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教授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多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信访制度作为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合理表达渠道,承担着社会检验法和稳定器的重任。
“江苏信访工作一手抓多元化解和综合治理,一手抓工作创新,不断提升信访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信访工作成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心的重要工作。”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孔海燕介绍。
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介绍,南京通过自主研发应用和谐信访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了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信访工作方式,并探索建立了第三方专家研究机制,得到了国家和省信访局充分肯定。此次论坛以社会矛盾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共同探讨信访工作善策良方,恰逢其时。期待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进一步思考和深度挖掘信访制度在信访体系的作用,推进信访改革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