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算算餐厨垃圾处理站的节约账(6)

2017-04-11 16:32:39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这正是于家伊和她的团队所做的事。由嘉博文公司自主研发的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生物腐殖酸技术,通过生物强化腐殖化、抑制矿化,最大化固定碳氮,在生化处理机内通过智能控氧发酵,快速转化生成生物腐殖酸,作为土壤调理剂,用于绿色有机农业,实现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嘉博文公司作为奥组委指定的奥运村唯一餐厨废弃物处理服务商,利用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与设备,快速处理了奥运村产生的千余吨餐厨废弃物,处理后加工的土壤调理剂,成为多家奥运果品供应基地的农用生产资料。于家伊介绍,这种土壤调理剂可以快速转化有机肥的肥效,加速土壤有机质提高,增加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对重茬、连作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无害化率达到100%,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可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再生产品成本低,农民用得起。

食物来自土地。我国面临的现实是,大量农田施用化肥,造成很大的污染,并使农村耕地质量退化,同时还伴随着水土流失。于家伊不无忧虑地谈到了农业增产和节能减排的矛盾:“农民为了多产粮,只有多施化肥,结果带来土壤肥力下降、水质污染、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于家伊的团队在蒲江县向数千名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检测、大数据和农业保险服务。与此同时,于家伊还总结出了一个可以在全国农村进行推广的耕地质量提升“5+1”模式,即以土为本,集成创新,把肥、药、机、循环、检测、监测等绿色关键技术有机结合,培育健康土壤,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优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

目前,耕地质量提升“5+1”模式已经在蒲江县得到应用,并已完成土壤改良10万亩,计划到2018年完成土壤改良25万亩。蒲江县已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6个,认证面积3.3万亩,有机产品达41个。“5+1”模式还在黑土地退化处理、南水北调水源地治理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今年3月,于家伊团队因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该奖项的创始人保尔森表示,该项目提供了可推广的商业模式。(经济日报记者 陈 颐)

首页上页...3456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