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城市绿化系列调查之一:防止“生态形式主义”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城市绿化系列调查之一:防止“生态形式主义”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不断推进,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依然存在“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倾向,重建设、轻养护,重景观、轻生态,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面子工程”屡禁不止

从“见缝插绿”“拆违补绿”到“开放草坪”“沉浸体验”,近年来,各地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加速。

目前,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近3万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十年前的39.22%提高到现在的42.6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十年前的11.8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15.29平方米。

在交出靓丽的绿化“成绩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城市仍存在违背发展规律搞绿化的问题。一些地方绿化贪大求全,过度追求“绿色政绩”,不顾当地实际,追求快速见效。一些城市的新建住宅小区、公园和道路绿化中,被成群支架包围、挂着营养袋的“站桩树”屡见不鲜。

在西北省份某市的部分主干道上,种植有铁树、三角梅等南方花木。由于存活难度较大,这些花木需要定期喷洒生根剂、促芽剂等,每年10月到来年3月的冬季低温期,还需捆扎保温带、搭薄膜温室,既增加了越冬防寒费用,又影响冬季城市景观。

一些城市还大量砍伐、频繁更换行道树,将现有较大的树木移走后,建花带、种地被植物,使街道失去了原有的浓荫蔽日效果。

湖南省林科院研究员吴际友告诉记者,一些地方在城市绿化中对自然地形进行大刀阔斧的挖、填、搬,或采用以灌木、草坪等地被植物为主的规整式配置,一条道路隔离带每平方米每年成本接近1000元,维护成本占比更是高达70%。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