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越高,监测样方内的植被覆盖度下降越大,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密度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些科学监测为青藏高原植物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他说。
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关切。中国长期积极致力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以身作则践行相关减排承诺,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扮演建设性的关键角色。
专家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冰川和冻土的加速消融,这也导致青藏高原湖泊整体呈扩张趋势。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通天河支流的辫状河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十年来,青海累计投入湿地保护资金11.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226项,统筹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固碳增汇、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批退化湿地得到修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增加。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2005至2019年,青海湖水位增长超过3米,随着水体面积的增大,青海湖湖岸线扩张,土地沙漠化好转,湖周植被呈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水体的持续增长也使部分鸟类栖息地被淹没,位于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部分牧民草场被淹。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处长马建海说,针对青海湖、尕海等水位上涨淹没草场问题,政府采用易地搬迁、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牧)还湿项目,投入资金2.09亿元,受益群众达6083户。
此外,当地政府、牧民、生态保护志愿者等在青海湖、尕海、泉湾等湿地为珍稀鸟类搭建人工鸟巢,确保鸟类栖息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