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中国加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加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19年9月24日拍摄的青海湖鸟岛美景。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新华社西宁9月2日电(记者李琳海、陈杰)巍峨神圣的雪山、蜿蜒曲折的河道、草肥水美的湿地、地下厚实的冻土、不时“冒”出的藏羚羊……这是2014年任斐鹏首次在长江源参加科考时看到的壮丽场景。凭借环境地理学与生态学等领域的长期专业积累,他将目光锁定在江源植被和土壤生态系统。

1982年出生的长江科学院博士任斐鹏热衷探究植物生态多样性,在大学期间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他看来,地球表层的植被与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能直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

“如果将流域生态系统比作人体,植被和土壤如同人体的肌肤,为各种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任斐鹏说,观测和研究植物的过程虽然艰辛枯燥,但通过大量信息读取和比对,就能感知植被生态的环境偏好和健康状态。尤其是在江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值得长期关注研究。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大量冻土层分布是江源土壤一大特点。

中国加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月24日,科考队员在当曲湿地进行观测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经过多年的模拟增温试验原位观测,任斐鹏分析相关数据后发现,当增温幅度小于3摄氏度的情景下,监测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群落优势种没有明显变化,当增温幅度达到或大于3摄氏度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变化。

推荐阅读

军事

  • 乌无人机击中要害 俄战车炮头被炸飞 展现远程打击能力

  • 机器“圣诞老人”上演后空翻 机器人绝技再升级

  • 鲍威尔的圣诞礼物美债收益率上破4.6%

  • 日本外相访华发出哪些信号?

  • 日本外相带任务来华 出发前递出3句话 旨在深化合作新篇章

  • 摩萨德前特工讲述传呼机爆炸始末 精心策划超十年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