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主人和宠物狗在草地上玩球。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女子花25万元成功克隆去世宠物狗”一事冲上热搜,引发社会热议。在平台就“你会克隆去世的宠物吗?”发起网络调查,吸引了10万人参与。其中2.6万余人的回答是“会”或“经济条件允许就会”。
宠物克隆法律规制尚需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宠物获得情感慰藉。一些宠物主待宠物如家人,甚至胜过家人。这其中,又不乏一些宠物主在不接受爱宠已死亡的心理驱使下,选择克隆宠物作为替代品。随着克隆技术的进步,加之法律规制迟迟不介入,宠物克隆市场必将在明滋暗长中不断壮大。
克隆宠物付出的代价
回望克隆技术的发展,谨慎与限制使用,始终是多数共识。
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围绕克隆技术的热议。而对克隆技术的警惕、戏谑和反思,一直是公共舆论场上的主流,看过《第六日》《救世主》《逃出克隆岛》等好莱坞大片的观众,对此应有更深的印象。
总结“克隆热”的退潮,不外乎“成活率风险、伦理风险和不可知风险”这三大风险。从动物实验的结果来看,普遍存在克隆子体成活率不高,相反带有某些天生缺陷的比率较高。宠物克隆机构援引各类资料佐证成活率并无问题,也在引导舆论试图让大众和客户相信克隆技术的可靠。
但据媒体报道,在宠物克隆机构确保成活率的背后,是被物化的“动物代孕妈妈”,以及多只供备选的克隆宠物。那些未被客户选中的克隆子体,最终的宿命或是被遗弃,或是被人道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