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工程开始之前,刘镭需要对当地的环境做出整体的评价,调查该地的生物种类,迁徙习惯等,做出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后,再做工程设计。比如,针对某些特定的动物,工程建设会远离某些迁移点位,尽可能保护原生态通道的状态。刘镭说:“针对一些鸟类,我们会设置一些鸟屋,增加它栖息落脚点,避开它们迁徙的路径。”
用森林城市迎豹回家
几乎是每隔一个季度,刘镭就需要做一次生态环境调查。去年,他在小龙门隧道出口,利用红外相机检测到斑羚、狗獾等五种哺乳动物,红嘴蓝鹊、灰头绿啄木鸟等7种鸟类,其中包含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北京市一级保护鸟类。刘镭说:“根据评估,工程沿线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大,对沿线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我们便会以此为依据,对此工程做一些沿线调整,减少人为对生态的干扰,帮助生态的恢复。”
百花山保护区内设置的鸟屋。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做环境监测,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防患于未然。刘镭介绍,环境监测是一个未雨绸缪的工作,需要尽量避开对生态的扰动。比如公路服务区尽量设置在人多的地方,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再比如,在途经永定河流域的工程点,设置一些应急防护和补救措施,避免公路上可能出现油罐车倒翻的情况,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刘镭说:“迎豹回家也是这样,我们不去破坏原有的生态廊道,在工程建设和环境建设中取得平衡,去连接细碎的、被城市工程打碎了的生态圈,建设成一座森林城市,才能打通豹子回家的路。”
“打造森林城市,共建生态文明”,这句话不仅是门头沟区的建设标语,更是这些年不断践行的准则。杨景林说,门头沟未来的目标,是提高森林质量,不断扩大绿色空间,当城市和森林并行,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处。
新京报记者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