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苏州累计入选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人数超1.1万,市、区两级财政补贴总额近8.6亿元;其中仅2021年就有2971人入选,总资助金额超过2亿元。
针对特定产业探索专技人员职称评定
生物医药是苏州的重要产业,但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职称评定以前只能参照化工类人才参评。“职称评定不仅关系着各类科研基金申报、薪酬待遇,也是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认可。如果不能科学评价,就难以激发人才活力。”苏州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说。
2021年,苏州通过细分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生物技术服务等人才评价标准,编制全国首个独立的生物医药工程专业职称评价标准,组建专家评委库,突破生物医药专技人才评定的瓶颈。当年年底,以苏州自贸区片区为试点,苏州在江苏首次开展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工作,评审出160名高级工程师、105名工程师和162名助理工程师。苏州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晟自2015年就在苏州创业,尽管他有临床医生、临床细胞遗传学和临床分子遗传学三种执照和30多年从医经验,但按照以往的评审程序,他需要从初级逐级参评,繁琐的过程让他的职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随着首批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试点开展,肖晟“越级”获评副高级职称。
“生物医药人才是我们急需的人才,科学快速认定他们的职称,为人才发展提供便利,对我们留住人才、成就人才、助力产业壮大至关重要。”朱正说。
除了针对特定产业探索专技人员职称评定,苏州也在积极向民营企业放权,试点龙头企业承接职称自主评审。“亨通集团就拿到了全国首个正高级职称评审权,而以往只有少数国有企业拥有这项权利。”朱正说,苏州通过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赋能企业、放活人才,让市场主体对人才评审有了话语权,让人才为产业发展带来驱动力。目前,苏州共有工艺美术、纺织等9家行业协会、20家单位开展企业自主职称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