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组织振兴 北京20万农村党员 筑基层坚实堡垒(2)

到2021年,西槐庄村村集体收入就达到了近35万元。眼下,村里的西红柿正是上市的时候,预计今年村集体通过种植萝卜和西红柿等,可实现50万元的收入。

2012年,姜学武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不过这个“掌舵人”的身份,并不在他最初的职业规划里。姜学武原本是永乐店地区的饮料代理商,在镇上做着前院超市、后院批发的生意,一家人日子过得非常红火。

从一名工商户转变成了村干部,姜学武坦言第一个变化就是挣钱少了。做村书记,姜学武此前从没想过。在村里老书记的追悼会上,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把姜学武叫住问,“我把咱们村的老的少的党员都捋了一遍,只有你能掌咱们村的舵。”

当时姜学武看到70多岁的老爷子还在为这个村的接班人忧心忡忡,心头一热。就在犹豫的时候,村里多名党员找到姜学武,认定他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并且他们还联名到镇政府请求姜学武回村做书记。那一年,姜学武高票通过了选举。

十年来,西槐庄村“两委”干部队伍精干,5个人的小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姜学武经常告诫班子成员,“当村干部不是为自己、为部分人、为选你的人服务,而是为全体村民服务,全体村民的意愿才是村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在村委会干就要做到让村民满意,让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得到践行,做到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办。”

曾经的经济薄弱村有了产业,姜学武和“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集体增加收入,干劲十足。今年,村集体新增30亩流转土地,目前正在筹划建设大棚。另外,还申请到110多亩的预备地,如果西红柿、萝卜产业等发展得好,将随时启用这些预备地壮大集体产业。

在北京,西槐庄村不是个例。截至2021年底,59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中已经有285个村子,与西槐庄村一样,改变了集体经济薄弱的窘境,占比48.3%。

驻村书记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要想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乡村的基层党组织不能缺兵少将,要不断补充精兵强将。

西槐庄村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还要说另一个关键人物江宁。2015年开始,北京市从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截至目前,累计选派6批、2074名优秀干部,实现了各类重点乡村和薄弱村全覆盖。

江宁是华夏银行的支行长,2018年开始做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帮扶的第一个村子是通州区永乐店镇临沟屯村。由于历史原因,村里的经济纠纷比较多,难以落实集体经济发展。江宁驻村期间,重点帮扶弱势群体,给在校大学生进行捐赠,协助建立村级医务室方便群众就医,建设健身广场,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2020年1月1日,江宁调任西槐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整两年。驻村第一步,江宁先跟姜学武及“两委”班子成员交流,了解他们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想法,并对村子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调研过程中江宁发现,人们都说西槐庄的萝卜在十里八乡有名,但是村里却看不到种萝卜的村民。“了解后才知道,由于传统萝卜产值低,村民收入少,加上劳动力流失,于是村民们逐渐放弃了萝卜的种植。”江宁立刻建议,要重拾西槐庄种青萝卜的口碑,建立一村一品,通过流转农户闲置耕地,由村集体组织规模化种植,以此强化西槐庄村萝卜品牌效应,打造成村集体经济。

组织振兴 北京20万农村党员 筑基层坚实堡垒

西槐庄村种植的萝卜。受访者供图

2020年,西槐庄村流转了约30亩耕地,建成了15个蔬菜种植大棚及几亩耕地。有了土地,还要有技术,江宁迫切想为村里留下一支队伍,为村子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在考察北京市大兴区小黑垡村时,了解到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模式后,江宁把农大的教授请到了村里,2020年11月11日,西槐庄科技小院正式挂牌。

科技小院师生的到来,带来了科学技术,也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模式。西槐庄村通过农大引进新品种,萝卜的价格提上去了,10斤一箱的萝卜可以卖到55元。村里还采用了村民销售补贴的方式,村民每销售一箱萝卜可以返5块钱,超过100箱的每箱补贴10元。2021年西槐庄村萝卜受到更多北京市民的欢迎,经常卖到脱销。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西槐庄村采取了秋季种萝卜、春季种西红柿的轮作方式。2021年,西槐庄村在15个大棚里引进试种了优质番茄,寻求打造春季品牌农产品。现在,科技小院的学生们也在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番茄,小院的师生所选择的果粉番茄品种果肉偏软,果汁含量更丰富,非常适合鲜食。

组织振兴 北京20万农村党员 筑基层坚实堡垒

西槐庄村卖农产品的直播间。受访者供图

两年间,江宁协同西槐庄村“两委”班子成员,从西槐庄村实际出发实践产业帮扶,引进社会投资30余万元对废弃鱼塘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养殖和垂钓休闲相结合的“西槐庄垂钓园”,实践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示范项目,借助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项目的力量,带动西槐庄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如今,江宁已经不再担任西槐庄村驻村第一书记,但却给村里留下了这支带不走的智囊团队伍。

“帮扶的村子一定是千村千面的,没有一模一样的村子。”江宁说,即便都是发展西红柿产业,但是西红柿的品种和上市时间也要打出差异化,这也是根据村子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的。

2022年1月1日,江宁到密云区新王庄村任职第一书记。延续前两次驻村的经验,这次依旧没有着急开始引入资金和项目,而是首先进行长达半年时间的调研,了解到村子的实际状况,再进行规划,给村里注入产业力量。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六年多时间,北京的驻村第一书记已经累计在农村实施334个党建项目,开发引进1084个富民项目,招商引资22.8亿元,协调派出单位直接投入钱物折合人民币5.1亿元,有力推动了乡村发展。

疫情防控

党员带头值守第一道关卡

在西槐庄村的两道卡口上,白天值班大都是村里的党员,“由于村里的党员年龄都偏大了,为了身体考虑,晚上再由年轻的村民值班。”姜学武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村卡口随着防疫政策进行调整,一个卡口设置两名值班人员,“在防疫工作中,党员是主力军。”

目前,西槐庄村39名党员平均年龄较大,为了让干部党员队伍年轻化,近两年村党支部有意识培养发展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号召青年村民积极写入党申请书,并进行严格考察。“这是党员会议全体通过的决定,近两年,村里向镇里争取更多的入党名额,之前是每两年发展一名新党员,去年争取到一年发展一名新党员。”

近期,在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的时刻,城子村向村里的党员发出倡议书,号召党员在核酸检测、卡口执勤、疫苗接种等工作中,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城子村“两委”经常组织党课,有时候周德来会建议党员们把自己的初心再次写出来,“党员都有初心,特别是在宣读入党誓词的时候。村‘两委’要帮党员守住初心,有了这份初心,才能激发出党员的使命担当。”

疫情期间,在城子村小区的卡口,同样是干部党员冲在防疫第一线,24小时轮流值班。2020年初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大年三十开始采取防疫措施,城子村“两委”干部直接在村委会吃书记带来的点心匣子。那年的经历让彭小芳很难忘,封闭管控小区、张贴防疫通知、制作村民出入证、卡口轮班值守,什么都是第一次干,没有经验可循,“那个冬天还格外冷,书记带头值班,我们都叫他‘周铁人’”。

“在村里,党员干部卡口值班都没有补贴,村民们打疫苗也没有奖励。”周德来说,但是在城子村,一个“打疫苗”的牌子,再组织一辆车,不用任何鼓励措施,村民全主动接种疫苗。

在疫情防控中,村居是防控政策举措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村居卡口也是保障村民健康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村里的干部党员扛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筑牢筑实了农村疫情防控的有力防线。

记者手记

深夜,一通2小时50分钟的电话

夜色已深,记者其实怀着抱歉的心态,拨通了周德来的电话,因为不知道他的生活习惯,是否打扰到休息。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周德来一句“久等了”,直接打开了话匣子。记者白天给村委会打了几次电话,都没能联系上周德来,原来疫情防控吃紧,他一直在外面忙于工作。

准备的几个问题,周德来回答起来滔滔不绝,这个村子他实在是太有感情了。村庄治理,周德来有自己的细致思路,也有自己的独特办法,能把一个“问题村”治理成和谐村,他该强硬时一步不让,该温和时苦口婆心。

说起乡亲,周德来说这是自己最大的“软肋”。只要有点空闲,周德来就想主动到村民家里串个门,很短的时间,不喝水也不坐下,三言两语的家常话,他就是想跟村民处成朋友和家人。

同事叫他“周铁人”,是因为疫情吃紧那段时期工作起来太拼,彻夜加班不知疲倦,不过“铁人”的工作思路可很细致,那些治村之道出口成章,“当干部不是为挣钱的”、“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好班子要有好制度”、“我是为亲人服务”,聊起组织引领,聊起村庄发展,周德来充满激情。挂了电话,已经是深夜,通话时长两小时五十分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周铁人”的拼劲与对乡亲的感情,正是北京2.1万名村“两委”干部的缩影。

基层干部语录

1.大兴区亦庄镇党委书记王森:群众的小事,就是干部的大事。

2.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德来:把村民当家人,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3.平谷区夏各庄镇贤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牛国臣: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建设靠制度。

4.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东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宝亮:村干部要把村民当做亲人,要为村民多干事、干好事、干实事。

5.丰台区大瓦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杜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党组织书记。

6.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党支部:农村工作不好管,千万找准切入点,要想不出大问题,多加考虑看得远。

7.海淀区西北旺镇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赵小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新京报记者耿子叶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