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地标农产品,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辛苦拿到这个小小的绿色标志到底有什么意义。那么,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一个农产品发展究竟可以带来什么好处?是否能够真正打开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地标产品后是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昌平草莓、海淀玉巴达杏、通州大樱桃等地标农产品的带头人,尝试总结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增值与发展进阶之路。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越是有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的农产品,就越有市场。
昌平草莓。新京报记者田杰雄摄
昌平草莓最高单价每斤超400元
在北京家喻户晓的昌平草莓,其实是北京地标农产品中的年轻选手,近年来却呈现出后起之势,甚至在高端市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适逢2008年北京昌平成功申办“世界草莓大会”,建设草莓大棚在北京逐渐兴起。2010年,北京种植草莓的设施大棚就增加到2000多栋。“种植草莓的农户数量增加,要想卖出去好价钱,得有个草莓品牌才行。”当年组织昌平草莓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是由原昌平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在一个七八人的团队中,路河是成员之一,“当初组织申请地标农产品的出发点,就是想让农户增收,并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性地挖掘出昌平草莓的优势、历史特性等。”
据介绍,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地域冠名,绝不仅仅是对产品质量的肯定,还要传承农耕文化、寄托风土记忆,至少还要饱含情感文化等因素,农业部门的推荐和认证,不仅对入选农产品是背书和保障,更省掉了商家的选择成本,节约了农产品的推广成本。因此,“地标”被认为是特色农产品闯市场的“金字招牌”。
2010年,昌平草莓通过农业部批准,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时,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申请地标农产品的过程,其实正是一个产业梳理与提质增效的过程。从草莓种植的滋生,到成为地域性品牌,十二年间,昌平区不仅出现了一批草莓龙头企业,还让区内农户通过种草莓增加了收入。目前,北京有12000栋草莓大棚,其中昌平占比接近一半,共有3000多人从事草莓种植。
如今,昌平草莓已经在北京市民中有口皆碑。“地标农产品必须得有特殊性,如果所有的草莓都是昌平草莓,那将没有优势。”昌平区环监站副站长路河表示,“我们鼓励农户,按照高标准把草莓种植得更优。”今年通过北京市的政策支持,昌平草莓又得到了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其中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激励农户优质生产形成品牌意识。“老百姓种的草莓越好,得到的奖励越多。”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扶持一些标杆企业先挑起大梁,以优质的草莓打开市场,提升草莓价格。如今,最顶级的昌平草莓可以卖到400多块钱一斤,这就意味着农户种植的草莓有了更多溢价的空间。”路河表示。
高端商超对通州大樱桃进货不设限
在通州大樱桃核心产区西集镇沙古堆村,最早一批种植樱桃的,并非都是本地人。2003年,山东人江寒青和丈夫在运河边的村庄落脚,土壤学和栽培学的相关专业背景,让两人在实际种植中,对樱桃树的管理更加严格,同时利用专业资源,引进多个大樱桃品种进行多年筛选,选出了最适合北京气候生长的优良品种。因此,江寒青园区的樱桃从不以低价招揽消费者。
2010年末,农业部批准对“通州大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也成为通州大樱桃产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节点。对于江寒青来说,自己所培育的樱桃也通过地标这张名片,有了更多机会被人发现,高端商超渠道开始注意到近在眼前的好樱桃。
2016年,北京华联集团联系到江寒青时,她已经在沙古堆村种了13年的有机樱桃。也正是从这年起,江寒青所种植的樱桃,成功走进了BHG在北京的16家门店,其中也包括SKP商场地下一层的精品超市。每斤348元的价格确实昂贵,却仍然供不应求。
江寒青谈及,高端超市对于园区樱桃的需求是一直不设上限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这里能持续提供最好的果品,商超就会一直为我们的大樱桃保留渠道。”
海淀玉巴达杏好的论颗卖
玉巴达杏是北京海淀区第一个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种,这个古老的杏树也最早尝到了甜头儿。
五月的杏园,玉巴达杏树枝繁叶茂,青杏挂满枝头。半个多月后,玉巴达杏将迎来成熟期,到时那些中意这口味道的市民将特意赶来逛逛园子,尝一尝新杏,这是懂行的老顾客每年少不了的仪式感。
八年前,海淀农科所组织玉巴达杏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为期半年多的准备中,海淀农科所所长郑禾和同事,一起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了解到玉巴达杏的分布、面积、品种等,将玉巴达杏的底摸了个清楚。
海淀玉巴达杏。受访者供图
郑禾表示,当时玉巴达杏的种植面积有4000多亩,不过,由于城市的变迁,大部分的种植户不再依靠种植为生,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还维持着果树的种植管理。不同于别的杏树品种,玉巴达杏不耐储不耐运,要想得到最佳口感,须得在树上长到九五成熟。2014年前,玉巴达杏一斤只能卖一两块钱,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后,让古老的玉巴达杏树种得到保护的同时,杏的品牌和价格也提了上来,一斤能卖到十块钱,走高端市场的玉巴达杏能卖到五十元一斤,最好的杏甚至能论颗卖。
目前,玉巴达杏最远已经卖到了深圳。当地有从事电商的农户,通过精确地计算路程运输时间,提前采摘,保障顾客收到玉巴达杏的时候,达到适合食用的口感,如果遇到因运输等造成的损坏,还会无偿补发一箱。在即将到来的六月,玉巴达杏成熟时,当地还会搞活动,进行技术宣传、产品推广。
“对农产品来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个高贵身份的象征,也是含金量特高的优质商标。”郑禾向记者介绍,玉巴达杏申请到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对玉巴达杏“唯一性”的认定,也是“优质农产品”的象征,这张地方名片是对玉巴达杏品种特质、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
“密云水库鱼”将进行地标登记
地标农产品对一个特色产品的保护与提升是全方面的,通过保护产地环境,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特色品种,提升产品品质特性;保护农耕文化,提升乡村多种价值,最终还要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品牌影响力。
据介绍,今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将通过转移支付资金的方式,继续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发展工作。其中的重点项目就是实施“3+4+1”工程,即围绕“平谷大桃”“昌平草莓”和“北京鸭”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围绕“大兴西瓜”“上方山香椿”“妙峰山玫瑰”和“通州大樱桃”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标准生产和品牌化建设项目,指导“密云水库鱼”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民中间,北京本土农产品,有一定消费群体和知名度,有的还有皇家贡品背景,这是全国其他地区农产品所没有的独特性。不过,保护发展地标农产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阶段,就是先把这些北京农产品保护下来,让市民记忆中的老口味得以留存,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工程项目的扶持逐步发展产业,这是当下地标农产品的发展路径,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京报记者耿子叶田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