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从“马班邮路”到“网络高速”(奇迹在这里诞生)(4)

回忆起从唐央乡到格若村的杆路建设,目前仍在一线的邓师傅向记者介绍:“到了路边大家都蒙了,山里前几天刚下了雨,原来上山的小路被垮下来的土方冲没了,差不多900斤一根的水泥杆根本没法运送。找了几匹骡子,可都拉不上去,骡子也缺氧的嘛。”邓师傅说,“当时看这个情况,大家就说电杆已运过来了,说不定后两天还要下雨,到时候又无法施工耽误工期,一定要想办法弄上去。后来我们几个人先去探路,看看背扛肩挑能不能把电杆弄上去。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手脚并用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才把9根水泥杆子都抬到了坡上。”

历经8个月奋战,1300多名建设人员克服工期短、任务重、海拔高等困难,在三县新建杆路700余杆公里、光缆4000多皮长公里、基站300多个。2019年6月25日,雷波县牛滚凼村最后一个基站开通,盐源、木里、雷波三县实现建制村100%通宽带和4G网络信号。

随着交通路网和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升级,四川省建制村目前已全面实现稳定、安全、规范的直接通邮服务。“过去我们想要和外面的亲友联系,只能骑马跑到十几公里外有信号的地方。”王顺友的儿子王银海现在也是一名邮递员,近年来山区通信设施的发展给他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今走在路上,需要同收信人联系时,随时掏出手机就行。”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数十年来,通过无数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付出,曾经一趟要走半个月的“马班邮路”,如今已被平坦的通村公路和顺畅的“网络高速”所取代。“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从蜀道难、蜀道通到蜀道畅的筑梦故事中,劳动者的身影分外清晰。

《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