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栋在查阅桥梁工程资料。本报记者吴君摄
周昌栋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检查施工材料。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周昌栋:湖北宜昌人,1950年生。参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等百余座大桥的勘察设计和修建,先后撰写了80多篇有关公路桥梁方面的学术论文、4部技术专著。获得过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曾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个人、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
天气放晴,阳光把湖北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照得越发明亮。桥墩旁的项目部办公室里,周昌栋身着一件黑色外套,坐在桌前认真地翻阅资料,手不时扶一下眼镜。“这个大桥已正式通车,我手头正在忙着一些收尾工作。”周昌栋对记者说。
周昌栋今年72岁,与桥梁打交道近50年。现如今,他每天早上7点出门直奔项目部办公室,晚上7点才回家。身边的人劝他多休息,他总是这样回答:“每一座桥都像我的孩子一样,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天堑变通途,让山里的老百姓都能‘走’出来”
周昌栋是湖北宜昌人,1969年念完初中后,他到了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公社(现榔坪镇青岭头村)当知青。在下乡途中,他和同伴遭遇大雪,徒步3天才到达目的地。
“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了,因为交通不便,村里有一半人没去过集镇,到过县城的不超过10个。”周昌栋回忆,由于山高路陡,他们去5公里外的镇里买盐和煤油都要花大半天的时间。看到满山的核桃、板栗、梨子等山货烂在地里,周昌栋更是心痛不已,他暗下决心:“天堑变通途,让山里的老百姓都能‘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