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全国政协委员王静: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

二是成果培育和转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技术工程化途径。科研院所和高校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在职称晋升、科技成果奖励时,普遍只看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导致科研工作者或团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动力,不愿意坐“冷板凳”,大都做自己能独立完成的短平快“小”成果。虽常有某一科研领域“点”的突破,但缺乏技术工程化、系统化和供应链整合的平台和能力,难以跨越技术到商品的死亡鸿沟,导致大部分“高新成果”束之高阁。

三是成果转化队伍与机构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既懂科技创新规律,又懂市场商务实践,且懂法规制度的“专业人”、“明白人”稀缺。要实现成果转化,往往要把科研人员“逼成”专业转化人员,试错成本奇高,甚至有牢狱之灾。这些问题使很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只能一再观望、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为此,王静提出了多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的建议。

第一,提高专利质量,让成果真正“值得转”。王静说,“未来需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培训,常设包含专利申请、挖掘布局、侵权分析和商业化实践案例解读的系统课程。提高知识产权申请质量,对国家级的技术应用类研究项目承接科研团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辅导,破除仅把专利证书当‘考核指’和‘荣誉证书’的错误导向。”

第二,鼓励协同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确权制度,提供技术成果工程化的种子基金,实现“如何转”。王静解释,要“破除阻碍科研人员合作创新的考核机制,规范科研成果完成人署名,允许科研人员自行约定知识产权权属比例。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使用科研经费或者社会捐赠设立成果产业化种子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用以扶持技术工程化、规模化、产品化验证,提高科技成果技术到商品的转化效率。”

第三,设立各级或第三方技术评估和转移转化机构或平台,让科研单位“敢于转”。王静解释,“科研人员大都是‘专才’,不是‘全才’,需组建由技术、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的机构或平台,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和管理,提供精准全方位的服务,降低行政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法律和商业风险,扭转专利所有权人怕承担风险而‘不敢转’的局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