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快推进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应对自然灾害影响,实行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是发达国家典型的做法。陈萌山建议,在2021年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基础上,2022年覆盖全国所有产粮大县。“十四五”期间,对棉、油、糖等重要大宗农产品全面实施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这样就相当于给我国80%的农作物面积装上了防护罩、兜底网。
第三,支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陈萌山表示,应支持农产品就地加工,将现在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的免(减)税优惠额度,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定量返还的核算依据,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主产县市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农业产区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用电按农用电计价。通过贷款贴息、项目支持、税收优惠等举措支持产地企业技术升级改造。
第四,建立健全“两个转移”补偿体系。陈萌山建议,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大县的一般转移支付力度,使农业大县的大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等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负责。要建立农产品主销区向主产区补偿转移机制,促进主产区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和产业化水平提升,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增强发展能力和致富能力。
第五,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陈萌山认为,可以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再提升工程。借助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饮水工程、电网改造、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补齐水、气、污染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降低农村居民生活成本。
第六,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制度。陈萌山表示,农业农民是碳减排的贡献者,包括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轮作休耕、减肥减药、滩涂养殖等,这些重大措施显著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地增加了农田土壤和滩涂水域的碳汇功能。通过实施农业生态补偿,鼓励农民持续地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充分彰显“双碳”背景下的农业担当。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