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灯谜,藏在市井里的无声烟火(4)

灯谜雅俗共赏,但制作灯谜并不容易。王谦介绍,“玩灯谜,要了解各种犄角旮旯的知识,简单的灯谜,花点儿心思可以猜出来,比如一个谜面说,‘不要老讲故事’,打一个电视节目的名字,谜底是‘整点新闻’,故事和新闻形成对比,比较容易猜出来,再如一个谜面说‘宋太子’,打一个故事名,谜底是‘赵氏孤儿’,宋朝皇帝姓赵,皇帝称孤道寡,皇帝的儿子可以叫‘孤儿’,一一对应。”

以灯谜制作而言,老北京的灯谜盛于民国时代,王谦介绍,“民国时代,北京成立了两个著名的谜社,一个叫‘丁卯谜社’,一个叫‘北平射虎社’,射虎即猜谜,两个谜社中,聚集了很多文人精英,其中有一位张起南,他自称‘谜癖’,后人则称其为‘谜圣’,他一生制作了很多谜语,还写了一部《橐园春灯话》,这也是第一部系统讲述谜语原理的文艺理论书籍。”

民国时代,商业的繁荣,使得灯会的热闹更上一层楼,文字记载显示,民国时,大栅栏、前门、厂甸等各个庙会上,花灯、灯谜常常是主角之一,尤其是许多知名的商号、商店门前,多挂花灯,并举行猜谜活动,猜中有奖。

传承,灯谜从不过时

和许多传承逐渐衰弱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不同,谜语的生命力来自民间市井,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王谦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灯谜愈发繁荣,灯谜协会就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经常举办各种灯谜活动。尤其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北京晚报》每周都有一条有奖灯谜,邀请灯谜爱好者制作灯谜,登在报上,由读者来猜。

改革开放后,灯谜这种民间艺术也快速发展,1987年,中华杯灯谜大赛举办,在全国各地初选出20位选手,在北京进行决赛。王谦当时是吉林省的选手代表。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