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楼里,研发出北斗高精度芯片,出台10余项北斗系统国际标准。这样的“邻里关系”,让企业减少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缩短了技术更新迭代的时间周期。
“聪明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我现在开车也越来越‘懒’了。”在城市一角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北斗大厦”里的技术已经用到了武汉经开区金域蓝湾小区居民李友华的车上。
一栋楼、一条链,延伸至一座城。记者看到,类似这样的产业“大楼”正在拔节生长,武汉正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过去一年,武汉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68个,总投资约1万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9%,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5.2%。
去年2月18日,依托中国光谷的科研和产业优势,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启动建设。8个月后,又新增了3个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而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以上、占GDP比重26%左右。
一座城的“达”
1月7日凌晨1时5分,编组50辆、满载电子元器件、日用百货以及防疫物资的X8015次列车从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这是新的一年里,武汉开出的第2列中欧班列。
2021年,折算发运455列,计3.7万多标箱,运行总里程385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96圈……依托这条货运通道,9770.86吨当地抗疫急需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手术衣等防疫物资被运往了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
破晓时分,向东沿着铁路行进60公里,“华枫6号轮”正从阳逻港二期码头出发,33个小时后将抵达岳阳的城陵矶港,然后货物上铁路前往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