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承载了我们的心血,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原泖港大桥技术负责人唐明瀚一下车便用手轻轻抚摸着桥柱,感受着时间在上海首座大跨径斜拉桥留下的印记。今年年底老桥将被拆除,新建主桥开始通车,两代人的记忆在此处交汇。
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泖港大桥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见证者”。就在今天(1日),两代泖港大桥技术负责人带领着约40名党员参观老桥与新桥,切身体会历史的变迁、感悟初心使命,“以小见大”开启沉浸式“四史教育”。
一座桥,一段史,一代人的匠心
“这座桥代表着一个好的开头,为后来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参考与支持。”原泖港大桥项目负责人李义已经退休,那段亲自参与大桥建设的经历常常浮现于他眼前。这座桥改变了附近人民的生活,也见证着上海的“日新月异”。
时间拨到从前,起初的泖港镇如同一座小岛,被水路一分为二,住在河东的居民想要去河西,只能坐船。直至1978年,位于松江叶新公路的泖港大桥开始动工,四年后建成通车,附近居民生活才翻开全新篇章。
不仅如此,泖港大桥在历史上有着十足的分量。作为上海造桥史上第一座大跨径斜拉桥,通车时是全国跨径最大的公路斜拉桥,这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建设斜拉桥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理念和施工经验。
虎门大桥悬索桥通过结构安全评估 5月1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虎门大桥管理中心组织召开虎门大桥悬索桥结构安全评估报告评审会,来自国内检测、设计、科研、施工等方面的9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涡振是个‘怪东西’。其实桥上有车行走,它的涡振(涡激振动)振幅比无车情况还会小些。换句话说,虎门大桥限速通车,也安全。”7日,长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一开口,就让科技日报记者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