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6月29日电 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该局委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的一项调查初步确定,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着较高密度的荒漠猫种群,是现阶段我国较容易目击荒漠猫的区域。
该科研团队历时30多天,采用晨巡、夜巡,采集粪便、布设红外相机、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荒漠猫种群分布、结构、生态学行为和威胁现状研究。调查范围涉及国家公园内门源回族自治县老龙湾、祁连县油葫芦、天峻县苏里等区域,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据了解,这次调查中18台相机9天内共探测荒漠猫13次,工作人员共目击荒漠猫7次;采集到粪便样品133份、荒漠猫尸体样品3次。“长期以来,荒漠猫活动隐秘,种群数量较少,如此高的遇见率可以初步确定,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范围内荒漠猫分布较广。”科研团队野外调查工作负责人刘炎林表示。
团队成员严频发回忆,5月17日22时左右,调查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夜巡时,发现一个黑影出现道路左侧的沙棘林中。“我们赶紧停车拍照观察,这种酷似猫的动物盯着我们看了几秒钟就迅速跳上土坡,钻进灌木丛了。”经过工作人员分析辨认,确定这是一只荒漠猫。
下一步,该团队将通过为荒漠猫佩戴颈圈,深入研究其活动规律、家域面积、种群结构、繁殖等行为学及威胁现状,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后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荒漠猫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目前我国关于荒漠猫相关记录有限。严频发表示,此次专项调查不仅开启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荒漠猫的系统调查,同时还发现白唇鹿、马鹿等有蹄类,高原鼠兔等小型哺乳动物及鸟类数量丰富,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良好。(记者周喆、沐铁城、史彧)
央视网消息 (记者 阚纯裕):脚下的绿草连绵出去,一直到视线尽头,微风拂过,草地间传出“沙沙”的摩擦声,空中黑颈鹤姿态优雅地掠过,孩子们围成一圈,听“老师”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