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紧接着,利好政策应声出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提出取消信贷资金管理等费用,银行不得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同时,严格执行贷存挂钩、强制捆绑搭售等禁止性规定。
业内分析称,《通知》是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具体举措。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大。在特殊时期,银行业和保险业扛起责任和担当,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并通过减少收费等手段逐步降低贷款实际成本,将更有力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新增多项负面清单
具体规范收费行为
相比此前监管部门提出的银行在企业信贷融资收费过程中不得乱收费、贷存挂钩、强制捆绑搭售等禁止行为,此次《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新增多项“负面清单”,进一步约束银行信贷融资收费行为。例如:
取消信贷资金管理等费用。银行不得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对于已划拨但企业暂未使用的信贷资金,不得收取资金管理费。
银行应根据企业资信和风险状况,确定与信贷相关的增信和专业服务安排,除特定标准化产品外,不得为企业指定增信和专业服务机构。银行不得以向专业服务机构推荐客户的名义,向合作机构收取业务协办费用,导致企业融资费用增加。
“此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政策,第一次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出现,这对规范融资乱收费行为的落实,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高秦伟说。
高秦伟认为,《通知》从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资金管理费、提前还款和延迟用款违约金、法人账户透支承诺费、信贷资信证明费、划转银行承兑汇票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负面清单”规定,可以说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
近年来,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对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不合理收费、贷存挂钩和强制捆绑搭售等问题。
因此,此次《通知》将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与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维护企业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等方面,以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严格执行贷存挂钩、强制捆绑搭售等禁止性规定。不得在信贷审批时,强制企业购买保险、理财、基金或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等。
此次《通知》直击融资中可能产生成本的各个环节,从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范。除了上面从信贷环节约束外,还对助贷环节合理控制融资综合成本、增信环节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减负、考核环节考虑企业融资成本因素等方面,都对企业信贷融资行为收费事宜作出规范。
根据《通知》规定,银行应根据企业申请,在存量贷款到期前,提前做好信贷评估和审核,提高响应速度和审批时效。在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外部环境等未发生明显恶化时,不得无故提出导致融资综合成本明显提高的新的增信要求;不得以断贷为由提高贷款利率,确保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以合理成本获得贷款;不得继续对“僵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挤占银行可贷资金,推高其他企业融资成本。
诸多因素盘根错节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5月25日,央行对外发布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央行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2020年5月15日,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9.4%,较2018年年初已降低5.2个百分点。降准导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
然而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每年两会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话题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教授施正文分析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原因,即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与融资特点与现行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不匹配。”
目前我国金融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严格监管下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金融监管当局对市场准入有着严格的要求,银行形成了在政策优势下的高度市场垄断地位,间接融资成为金融体系的主导,而与之对应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导致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单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相比较,资本市场发展较为缓慢,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尚待完善的资本市场并没有给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
施正文还提出,中小微企业和银行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了解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难以真实把握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履约状况,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被拒的比例较高。同时,我国目前还缺少致力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银行机构数量有限,缺少统一的小微企业服务管理机构。这些问题和现象都是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制约因素。
不断发挥信贷合力
帮助企业减负减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两会期间,一些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反映,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较多。实际情况中,上游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比较好,但下游企业复工复产还有差距,存在产品滞销、价格下挫情况,导致上游防疫成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也随之上升。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不少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一旦遇到重大风险导致现金流出问题,就如同出现“脑梗”,马上面临死亡的境地。
高秦伟认为,从金融机构角度看,要加大减息降费力度,同时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获得多元化收入。金融机构也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未来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已非常明显,银行不能单纯通过信贷利率和费用来赚取利润,而应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议,在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要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 本报记者 万静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王龙龙 通讯员 凌酉 叶晓宪)“咽拭子结果是阴性,今天的结果应该也没什么意外吧?”2月13日一大早,张梓轩就洗漱完毕,配合护士采集第二次咽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