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6月2日电 题:老产业里挖“新机”——河北扶贫产业观察
新华社记者白明山、齐雷杰
红薯、山楂、香菇……这些农村地区的特色产品,曾经一度因为产业同质化、产品单一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记者近日在河北贫困地区采访发现,各地因地制宜、提旧育新并举,昔日老产业正展现新活力。
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红薯淀粉
保定市易县是革命老区。40岁的苑文玉,20年前离开家乡到北京做淀粉生意。
在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他,看到老乡们的红薯因储存不当大部分烂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琢磨着,家乡红薯品质好,为何不把自个的生意与之结合呢?
2017年,苑文玉回乡投资建厂,生产专业配方淀粉和无明矾水晶粉条,一改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走进厂区,现代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在化验室,检验人员对每批次产品化验、记录、存档、留样。
2019年,他建成杂粮粉深加工扶贫车间,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红薯、玉米、杂粮,到目前已经收购农产品200多万斤,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增收。
捏着一个小包装袋,苑文玉笑着说:“别小看这个,论克卖的,网店上一度卖断货。”他解释说,这是把红薯等原料调配制成的代餐粉,冲开即食、营养均衡,满足上班族没时间做早餐的需求。
“要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让淀粉从‘论吨卖’到‘论克卖’!”苑文玉说。
被“科技赋能”的山楂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承德市兴隆县被称为中国山楂之乡,可山楂产业曾经一度不“兴隆”。
2017年,海归研究生张静放弃北京白领工作,一头扎回老家,跟父亲种起有机山楂,开启与山楂的“青春之恋”。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山楂“榨”出红火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山楂汁都快卖空了,没想到这么火。” 曾是航天工程师的刘学超回到北京密云老家,和妻子一同创办了一家农业新经济孵化与电商平台
新华社济南3月12日电 题:山东:农户“屏对屏” 苗木“远嫁忙” 新华社记者杨文 “客户需要200棵山楂苗、300棵樱桃苗,两年生,谁可以提供苗的抓紧联系我……”3月8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