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新春走基层】山楂“榨”出红火新生活

【新春走基层】山楂“榨”出红火新生活
2020-01-25 16:23:01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山楂“榨”出红火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山楂汁都快卖空了,没想到这么火。”

曾是航天工程师的刘学超回到北京密云老家,和妻子一同创办了一家农业新经济孵化与电商平台。春节前夕,他正和员工们忙着给山楂汁打包装箱,运往全国各地。三年间,一颗颗山楂的变形记折射出京郊山村大变迁。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交界处的张泉村。节日,这里挂起了红灯笼,干干净净的马路、舒适温馨的民宿,已看不出几年前贫困的样子。

“我刚上任时,这里满是杂放的柴堆、破旧的屋顶、乱搭的棚子,山路也不通。”时任张泉村第一书记、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季景书说,2016年上任伊始,他便决定修路,路通了、心稳了,发展经济有了基本条件。

走进张泉村村民赵玉普家,83岁的老人正在门口挑拣山楂,院子不大,但十分规整。“我家有100多棵山楂树,2019年结的山楂果都卖出去了,每斤一元左右,仅卖山楂,收入就一万多元。”赵玉普高兴地说。

然而,就在三年前,村里产的山楂仅靠少量入村收购的水果商贩对外销售,每斤两毛钱都卖不完。

“我本来有几百棵山楂树,但感到这东西既然这么不值钱,索性砍得只剩下100多棵,现在想起来太后悔了。”赵玉普回忆说,一些年迈的村民自己没力气摘山楂,雇人摘又亏本,干脆弃之不要,就这样,大量的山楂只能烂在地里。

“张泉村是密云区典型的低收入村,如何把这些被浪费的农产品利用起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季景书说,“扶贫要有尊严,不是贩卖‘可怜’。帮扶要有抓手,只有真正打造好产品,才是创收的真路子。”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