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湖北十堰市郧阳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5.63%下降到去年的0.21%,5年累计减贫16.09万余人。对于背负着“南水北调”重大使命的郧阳来说,这实在是一项既艰苦又可观的成绩。
一方山水养不了一方人
2008年11月份,“南水北调”中线二期移民工程在汉水之滨湖北十堰市全面启动。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水利建设移民28.7万人之后,再度动迁18.2万人。这意味着当地许多乡镇和村庄不得不再度后靠,向海拔更高的山上搬迁。2010年至2012年,郧阳移民又一次走上了大迁徙之路。
紧临汉江的十堰市郧阳区,前后迁徙18万余人。这个原本集“老、山、边、贫、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大迁徙、大沉没之后,面临着更加深度的贫困。
2014年,郧阳在全区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多达16.3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5.63%,超出湖北省平均水平20.82个百分点。其中,须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就多达2.1万户6.3万人,全省排名第三。
摸底调查做细做实
在郧阳区工作13年的区委书记孙道军坦言,多次迁徙伤了郧阳的元气,但就在这时,党中央作出了“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的重大决策。
“必须实现精准脱贫,避免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精准二字以千钧之力,压在了决策者肩上。孙道军说,为了落实精准脱贫,全区组织341支扶贫工作队、1.2万名区乡村三级党员干部,走进全区7.4万家农户,每人包保3户至5户,对劳动力彻底摸底调查,为每一个家庭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有了稳定的收入,方可持续减困、真正脱贫。
为此,郧阳又谋划和实施了“百名干部走百家企业”大行动,全面了解辖区所有企业、项目、超市、商场的用工需求,依据需求信息及企业订单,由政府操持免费培训各类农民工技术,高质量输出8万余人异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