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向不文明行为“开刀”,这些事儿被写进地方性法规

向不文明行为“开刀”,这些事儿被写进地方性法规
2020-04-26 19:33:01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严防疫情死灰复燃的同时,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要留下。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除了对一些大家普遍反感的不文明的行为“开刀”,还首次把和疫情相关的行为规范写进地方性法规。

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应当佩戴口罩;患有传染病时,应配合相关检验、隔离治疗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条例》还规定,不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内进食等。

用餐实行分餐制 使用公筷公勺入法

向不文明行为“开刀”,这些事儿被写进地方性法规

而在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方面,《条例》提倡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在维护社区和谐方面,《条例》规定,饲养宠物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不遗弃宠物。

《条例》还单独用一章的内容来阐述不文明行为治理。将重点整治:随地吐痰、便溺;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随意倾倒垃圾、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正斌: 快递外卖乱穿行,共享单车乱停放,这些内容直接写入法规中,对陈规陋习和顽症固疾依法加以治理。

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等罚款额度提高

向不文明行为“开刀”,这些事儿被写进地方性法规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